作為21世紀最具應用前景的新材料之一,老題材石墨烯在不斷煥發“新生命”的同時,其稀缺性也越來越備受重視。昨日,一則中國石墨資源或成下個稀土,20年內將耗盡的消息就使得資本市場石墨烯概念股集體異動。
截至昨日收盤,石墨烯概念板塊整體漲幅接近3%,板塊內上市交易的成份股全部跑贏大盤 ,且有11只個股實現上漲,方大炭素與烯碳新材成為板塊領頭羊強勢漲停,金路集團 、華麗家族 、*ST吉炭、力合股份 、樂通股份 、新華錦等個股漲幅也均超1%,此外實現上漲的個股還包括,錦富新材 target=‘_blank’>中超電纜 target=‘_blank’>悅達投資 (0.11%).
資金流向方面,昨日,有6只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24659.78萬元,其中,烯碳新材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最為明顯,昨日吸金19537.63萬元,而方大炭素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金額也超4000萬元達到4580.7萬元,樂通股份、*ST吉炭、新華錦和中超電纜也受到資金青睞,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分別達到384.96萬元、70.75萬元、44.79萬元和40.95萬元。
目前,市場對石墨烯的興趣依舊濃厚。歐盟在未來10年將投入10億歐元進行石墨烯和其他2D材料的研發。此外,韓國和英國政府過去兩年在該領域也分別至少投入了4000萬美元和2400萬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儲量約為7100萬噸,其中,中國儲量約為5500萬噸,占全球儲量的77%,居世界首位。然而,同樣占全球儲量的70%以上,同樣是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石墨卻并不如稀土那樣受到重視。我國石墨產業的發展并不理想,長期處于產業鏈條中的原料供應者。
業內人士更指出,石墨資源濫采亂掘、采富棄貧、粗放經營、管理水平低的現象比較普遍,按照目前的開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國內已探明的石墨資源將消耗殆盡,屆時中國將從國外高價進口石墨,由石墨大國變成石墨貧國。
為此,有專家建議,要確保石墨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國家借鑒稀土資源管控模式,從全國范圍內調控石墨產能,鼓勵科技研發,統籌規劃石墨產業發展。盡管我國石墨烯產業化條件并不是十分成熟,但相關概念股持續獲得資金的追捧,進而導致股價強勢。分析人士表示,資金強烈追求新興成長性行業內的股票 ,中期來看,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預計新興成長性行業股票的溢價難以大幅回落,在技術突破、應用范圍拓展等契機出現后,石墨烯概念股仍有可能成為資金追逐的標的股之一,重演稀土概念股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