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電動車行業與中國經濟改革的趨勢

電動車行業與中國經濟改革的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20 08:49  瀏覽次數:22
  世界銀行剛發布報告,下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至2.8%,其中把中國的增長預測降至2014年的7.6%,及2015年的7.5%。不少經濟學者似乎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并不樂觀,但筆者卻看好中央新領導班子的經濟改革。在這次經濟改革之中,有兩個重點是筆者比較關注的。第一個重點是扭轉過去一段時期的“國進民退”的情況,把經濟增長的重心從國有企業移至民營企業;第二個重點是把資金投資到有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上,避免資源浪費在產能過剩的產業上。筆者認為這兩個政策趨勢可盤活經濟,促進經濟轉型至高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上。作為投資者,未來幾年的選股思路亦應該依遁著這個政策趨勢,找尋下一個熱炒的板塊。
  電動車行業正是其中一個有可能成為市場追捧的板塊。這個行業并不是一個新的行業,不少公司如比亞迪或美國的Tesla早已涉足研制電動車,現時這些公司的重點產品都是在私家車的層面,這都是嘗試在個人層面喚起人們的使用習慣。但電動車若要在社會真正普及,公共交通運輸的應用必不可少,而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企正致力發展應用在公共交通運輸上的電池和電動巴士等產品,有望在這個行業突圍而出,成為后起之秀。
  中國動力控股(00476.HK) 的前身是中銅資源,本身是一家礦業資源公司,電池業務一直是公司主席張韌私人持有,直至上年才決定注入上市公司。現年57歲的張韌是解放軍出身,年僅28歲便“官拜”中校,后來下海從商,設計及研發軍用固態電池。固態電池能在極端天氣情況下正常運作,而且比起一般液態電池更耐受沖擊,研發時對固態電池的其中一個測試便是用手槍射擊電池,固態電池受到手槍射擊后仍能使用。
  張韌上年把電池業務注入中國動力控股的其中一個目的,便是希望借著上市公司這個融資平臺把業務普及到民用層面。公司自上年末至今曾四次配股集資共5.3億多港元,以助公司進軍電動車市場。公司的業務亦見一定成果,今年2月,中國動力控股中標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約,為其電動巴士設計、供應及制造馬達系統及動力蓄電池。公司隨后又收購了環保動力電動汽車公司,開發電動馬達系統,以準備在香港及內地市場開發純電動巴士。公司更和北京汽車城組建合營公司,以研發及制造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及控制系統,相信是希望借合作者的技術和關系去打通內地公共運輸系統的市場。公司若能在內地各城市復制中標香港特區政府電動巴士項目的成功例子,那么將為公司提供龐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從公司的估值來看,中國動力控股現時市值僅26億港元,與比亞迪(01211.HK)的390億港元和Tesla的1200億港元市值比較,基數仍是十分低。中國動力控股若能借著電動巴士業務在這個行業突圍而出,股價增長的潛力將會是以倍計。而公司現時股價仍企穩在之前四次配股的配售價之上,反映參與四次配股的專業及機構投資者仍十分看好股價,未見大規模獲利套現的情況。所以中國動力控股及其身處的行業有潛質乘著國家經濟改革的政策春風,成為下一個熱炒的板塊。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