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問題要的不是不爭論,但最好能跳出低層次口水仗,尤其是根據最新科學研究結果,進行理性討論。
“反轉斗士”崔永元,又迎來新“對手”。據報道,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17日主題演講時,公開評論崔拍攝的反轉基因紀錄片“(觀點)絕對不是主流,是站不住腳的”。對此崔永元致信反駁,并提議二人在學生面前辯論一次。
對于此事,耐人尋味的是崔永元女兒的態度—她請求父親“不要談論轉基因了”。而這也反映出,很多人已對“挺轉PK反轉”的論戰心生厭倦,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它已變成沒完沒了的口水仗。更何況,標簽化解讀、立場站隊,充斥于輿論場。許多人稍微控制不住情緒,就會陷入相互攻訐謾罵的爛泥潭。可以斷定,在科學研究尚無更明確結論的情況下,這些爭論也只能陷入無解。
但想叫停關于轉基因的爭論,顯然也不現實。畢竟,轉基因食品已進入公眾生活,不談論、不爭論不大可能。但在討論之時,除了要明確幾個固有的大部分人都認同的原則,如轉基因的安全性須有保證,應讓公眾有知情權和選擇權等,還應當引入一個原則—通過新發現和新產生的科學研究結果為框架,來評判轉基因。
在這方面,美國就值得參考:不僅有專業圈子內的討論,也有公眾的觀點對峙,但圍繞的都是新近獲得的研究結果,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辯。上個星期,美國環保署提出了要關注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話題。這話題本不新鮮,但是有新的科學研究結果作基礎—《自然》雜志刊文稱,美國很多地方種植了耐草甘膦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如轉基因棉花,農民可在田地中使用草甘膦除草劑以殺滅雜草,轉基因棉花等作物卻不會受其傷害,但時間一長,卻造成許多雜草也耐受草甘膦除草劑了,最致命的是叫做長芒莧的超級雜草,它能壓抑并覆蓋棉花、大豆、玉米等農作物,造成作物減產11%至74%。此外,家畜覓食長芒莧后會中毒。
因此,美國環保署認為,如果沒有嚴謹的管理制度,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將無法阻止抗除草劑雜草的蔓延。這也是轉基因作物栽培中須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轉基因作物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這個問題,重要性其實不亞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這也給我們以啟發:就轉基因問題要的不是不爭論,“柯崔過招”本也沒什么大不了,但最好能跳出低層次口水仗,根據最新科學研究結果進行理性爭論,以逐步明了我們究竟是要無條件地擁抱或拒斥轉基因呢,還是在慢慢認識轉基因作物特點和在嚴格管理的情況下接受轉基因。如果關于轉基因的擾攘之爭能進入這個層次,那也是科學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