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以來,傳媒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調整較大。截至6月24日收盤,傳媒指數較年初上漲3.98%,同期上證綜指下跌3.53%。但傳媒板塊的估值水平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根據6月24日收盤價格和2013年年報數據,剔除負值,傳媒板塊整體市盈率約為50倍,仍然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
高增長延續
從成長性來看,傳媒行業整體仍然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2013年,傳媒行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增速均位于市場前列。2014年第一季度,傳媒行業上市公司延續了2013年的高增長趨勢,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1.25%,全市場排名第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41.85%。從盈利能力來看,傳媒行業整體毛利率略有下降,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說明盈利能力持續向好。
電影業入黃金期
值得重點提及的是,我國電影市場仍處于成長階段,未來幾年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展望2014年,我們認為全國電影票房市場有望保持30%的增長速度,國產電影的繁榮周期還有望持續,但是單部影片票房波動的風險不會因為行業整體快速增長而降低。
今年上半年以來,新的投資主體頻繁介入影業,如互聯網三大巨頭阿里、百度、騰訊先后宣布投資進入影視行業。
與此同時,政策扶植利好國產電影行業。財政部 、國家發改委 、國土資源部 、住建部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稅務總局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部門6月19日下發通知,發布了支持電影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其中提到將加大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用于扶持5~10部有影響力的重點題材影片;對電影產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
把握兩主線
整體來看,我們認為傳媒行業仍然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14年行業整體利潤增速仍能維持20%~30%的水平。一季度以來,傳媒行業整體估值水平下調較多,系統性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釋放,但整體來說仍處于高估階段。
從細分行業來說,廣告營銷行業、互聯網行業、影視行業都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平面媒體行業雖然普遍增長緩慢,但估值水平較低,向新媒體轉型的資金、政策、動力都不缺少,潛力巨大。我們建議投資者把握轉型和高成長兩條主線,關注浙報傳媒 、宋城股份、電廣傳媒 、藍色光標和中南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