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P2P行業面臨兩大瓶頸

P2P行業面臨兩大瓶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30 13:0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數:10
  昨日(6月29日),在首屆新金融聯盟峰會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指出,鼓勵民間建立征信公司,有利于促進直接融資的發展。“央行已經準備發放這方面的牌照,網絡公司掌握著眾多的(信用)信息、有大數據處理的能力,我們應該利用這些能力和信息,來建立民間的征信公司,幫助金融業更健康地發展。”
  征信缺失與財產登記匱乏
  “征信體系的缺失,使得P2P很難健康發展。很多公司都走向了間接融資的誤區,只有具備征信能力的公司,才能最終走向正確的方向。”對于征信體系的重要性,吳曉靈這樣總結。
  吳曉靈指出,做得比較好的P2P公司普遍遇到了擔保方式對自身發展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有的開始借助第三方擔保,有的則通過提取風險準備金來保證投資人的本金安全,而這兩種模式都有其局限性。
  在第一種方式里,隨著P2P業務的增加,對擔保機構資本金的存量要求勢必不斷增大,擔保機構的資本籌措量決定了P2P平臺的業務量。因此,“這條路是難以為繼的。”
  而通過提取風險準備金來保障投資人本金安全的做法,隨著不良貸款的產生,風險準備金的提取比例也要上升,如何確定準備金提取的比例,則要受制于信用征信的發展。
  “在中國征信體系缺失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對借款人的資信進行比較好地分析,我們國家也缺少財產登記制度,對出借人的資產情況和他的風險承受能力難以作出準確判斷。這是制約P2P行業發展的兩大瓶頸。”吳曉靈指出。
  一位參會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央行的征信系統尚未對P2P行業開放,每家公司都需要去完善自己的信用評價體系,這為其帶來了很大的成本負擔,同時,也給P2P公司業務地發展增加了許多隱形風險。
  應著力建立民間征信系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務院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劃。其中提出“加快征信系統建設”和“推動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建設。”
  其實,早在2013年3月,《征信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時,就已明確由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征信業的監督管理部門。此后,央行出臺的《征信機構管理辦法》也于2013年12月20日開始實施。自此,央行開始受理征信牌照申請。
  “現在大家都在呼吁,希望央行的信貸登記系統能夠對社會開放,能夠對P2P小貸公司開放。”不過,吳曉靈認為,央行的信貸登記系統如果向P2P小貸公司全面放開,將面臨非常高的運營成本。“因此,我們更要著力于建立民間的征信系統。央行已經開始在準備發放這方面的牌照,網絡公司掌握著眾多的(信用)信息、有大數據處理的能力,我們應該利用這些能力和信息,在建立民間的征信公司,幫助金融業更健康地發展。”吳曉靈指出,如果基于電商平臺的網上借貸能夠建立獨立的征信體系,那么P2P平臺就能夠實現比較健康地發展。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