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成立剛滿兩年的投哪網宣布獲得廣發信德億元級的戰略投資,同時將與其母公司廣發證券開展合作;6月27日,一家名為恒金貸的網貸平臺上午開業下午失聯,刷新了網貸跑路速度的新紀錄……在P2P借貸行業里,這樣大喜大悲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因為沒有運營牌照、注冊資本金、股東資質等硬約束,P2P行業在短短幾年間迅速擴張。根據零壹財經監測的數據,截至去年末全國各類線上P2P平臺數量接近700家,較2012年的110家增長了5倍多。
市場化的發展給P2P行業注入了蓬勃生機,各路資本也扎堆入駐。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已有十幾家P2P平臺獲得投資,其中速度最快的有利網成立僅8個月便實現A輪融資,相隔7個月后完成B輪融資。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零壹財經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到2014年4月中旬,至少有118家P2P借貸平臺出現歇業整頓、提現困難、擠兌、倒閉甚至惡意跑路等情況,占目前可統計的P2P借貸平臺總樣本數量的16%左右。
今年以來,P2P行業良莠不齊的發展現狀也引發了監管層和業內的高度關注,受訪的P2P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行業監管政策正式出臺前,打破“零門檻”,設置一些基本的準入條件或將成為遏制當下P2P亂象的有效途徑。
低成本創業
6月27日,注冊地位于浙江臺州的恒金貸官方網站上午上線,并舉行3天的開業活動,但當日下午該平臺的網站便無法打開,法人代表及工作人員均“失聯”,并且事后證實網站上有關該公司的資料均系造假。
從開業到失聯僅一天,恒金貸刷新了P2P網貸跑路速度的新紀錄。除此之外,在6月份還有包括科訊網、網金寶、融信寶等至少6家平臺被曝出問題。而其中絕大多數都緣于詐騙和自融等惡意行為。
? P2P“跑路”事件愈演愈烈,這樣“撈一票”的成本是多少?“你是想可以簡單地做業務,還是撈一票就走人?如果是前一種,那么找代辦公司注冊一家電子商務公司4000元,購買一套第三方的網貸系統一般4萬~10萬元,包括建立網站、后期維護等。”資深P2P人士王宇(化名)嫻熟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報價。
“平臺要做得像樣一點,十幾萬元還是要的,包括租個辦公室,配備財務、行政和客服等。當然如果是打算撈一票就走人,隨便建個網站只要兩三千就搞定。公司的注冊信息、資料、辦公地點等都可以造假。”他介紹稱。
“因為沒有硬性的門檻,盈利和前景又較為可觀,越來越多的人試圖涉足P2P網貸行業。在這其中,既有認真希望創業的,也有不懷好意希望撈一票走人的。”在王宇看來,“龍蛇混雜”是網貸行業最現實的寫照。
雖然入行僅3年,但對于一個新興行業而言,王宇儼然已經成為周遭朋友和不少“土豪”眼中的P2P專家。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向他咨詢怎么搭建一個P2P平臺,也有不少老板直接開高價挖人。
王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與他同時入行,甚至資歷更淺的同事都跳槽去了新的平臺,不管是級別還是工資都有很大的提升。“一二線P2P平臺的資深員工可以去新平臺做個高管,基層信貸員到了新平臺起碼也是個區域經理。”
作為一個年輕的行業,P2P市場的快速擴張帶來了人才的極度緊缺。包括宜信、人人貸、紅嶺創投等一批“老字號”P2P,傳統金融機構電商、IT部,以及小貸、擔保等民間金融機構的員工均成了新平臺爭搶的對象。
以紅嶺創投為例,包括匯通易貸、高新盛等平臺的CEO均為其前業務人員;融科貸、融通資產等平臺的運營總監則為其原技術部人員;魏禾泰財富、網貸之家CEO則為其股東。
上海某P2P借貸平臺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行業膨脹太快,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平臺出現,作為一家比較資深的公司,其人員也是各家平臺“挖角”的重點對象。基層員工工資直接翻倍,高管跳槽則均提供股權。
“我們不少員工、投資人甚至借款人都曾出現在其他P2P平臺的高管名單中。”該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盡管P2P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但實際操作中的業務門檻卻并不低。
在他看來,本來P2P行業發展的時間就比較短,指望投入幾十萬、通過一兩個有經驗的員工做起一個平臺是不可行的,但放眼望去當下不少P2P平臺都是這樣的“速食”組合。
如何設門檻
面對行業亂象,越來越多的P2P業內人士建議,通過設置一些基本的準入條件來來輔助行業監管。那么,P2P行業應該如何設門檻?
上海某P2P平臺董事長認為,隨著P2P行業的發展,未來行業應該設立一定的準入門檻。例如,從最低注冊資本金、從業人員的專業度、主要股東的資質等方面界定。
“沒有硬性的準入門檻并不意味著沒有門檻。事實上,運營好一家上規模的P2P借貸平臺不僅費用不菲,在風險管理、債權開發、市場營銷、IT支持等環節的投入都是持續且巨大的。”上述上海某P2P平臺董事長表示。
據他介紹,P2P平臺前期投入起碼需要1500萬到2000萬元,其中最為昂貴的就是人力成本,包括技術團隊、風控人員等,如果平臺是自己開發債權,那么還要大量的一線信貸人員。
該董事長告訴本報記者,運營P2P借貸平臺的核心在于控制風險,一套完整的風控流程包括用戶開發、信審、評級、定價、貸后管理、逾期催收、風險緩釋等,搭建這樣的一套系統并不容易,優秀的風控人員也是從傳統金融業機構重金聘請的。
除了設立注冊資本金這個門檻外,運營人員的專業性是被提及最多的一點。開鑫貸副總經理周治瀚便建議,分管風控和運營的高管應該需要具備5年以上金融從業經驗。
事實上,從目前已經獲得戰略投資的P2P平臺來看,翻看其高管團隊的履歷便不難發現,擁有名校光環或金融從業背景的高管團隊顯然也更受資本市場人士的青睞。
例如,最早完成融資的拍拍貸,其高管團隊大都畢業于上海交大,而今年初獲得全球范圍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最大單筆融資的人人貸,其主要高管團隊大都來自北大、清華。
某PE合伙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作為一個新興行業,P2P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在選擇所投公司時更多的也是通過其團隊能力和素質來評估價格和公司的發展前景。
他表示,在看過不少P2P平臺后發現,不同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也直接影響了他們運營P2P平臺的風格。隨著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只有具備不斷創新和穩健經營能力的平臺才有可能勝出。
此外,鑒于當下不斷涌現的自融風險,即P2P借貸平臺股東或者股東的關聯企業作為借款用戶向投資人進行融資,獲得的資金主要用于原有企業發展,不少業內人士也建議設立P2P平臺時需要審核其股東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