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上半年國產片票房略輸進口片4%

上半年國產片票房略輸進口片4%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02 09:35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數:22
  文化科技行業投資人曹海濤認為,“看電影買股票”的時代已過,同時,影視公司的利潤增長空間已經遇到“天花板”
  今年上半年,影視行業可以歸結為票房高增長、并購火熱、市值趨穩三大特點。
  一方面,上半年內地電影市場票房135億元,同比上升25%,以半年時間完成2011年全年票房成績。同時,國內影視公司并購(包括港股公司)累計發生47起,涉及資金約330億元,而去年上半年,并購案僅6起,涉及資金約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3.3%、16400%。
  票房、并購的火熱,與之相應的卻是影視公司股價的降溫。與去年市值瘋狂增長不同的是,上半年,A股影視上市公司市值增長則趨于平穩,龍頭股華誼兄弟更是出現了12%的下滑。
  在文化科技行業知名投資人曹海濤看來,“看電影買股票”的時代已過,同時,影視公司的利潤增長空間已經遇到“天花板”。
  國產影片票房略輸進口片4%
  今年第一季度,內地票房收入為67.86億元,國產片票房超過42億元,占比多達62.5%,進口片處于明顯的劣勢。但是,第一季度結束后,進口片就開始發力,《美國隊長2》、《X戰警:逆轉未來》、《明日邊緣》、《哥斯拉》等大片輪流坐莊,國產片只有《同桌的你》裝點門面,勢頭大減。最終,前六個月的134億元票房中,國產片約為64.5億元,占比48%,比進口片低了4個百分點。
  進口片之所以完勝,近期熱映的《變形金剛4》功不可沒。藝恩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國產/進口片票房比為62.5:62.9,相差較小,隨后一周在《變4》作用下,進口片/國產片迅速拉大至72:64,進口片以52%的票房占比翻身。
  而《變4》票房大賣的同時,也因中國元素過多遭到觀眾吐槽。劍南春、紅牛、伊利、周黑鴨等品牌紛紛亮相。最新數據顯示,《變4》內地票房4天7.3億元,創造多項票房紀錄。不少業內人士預測,《變4》最終票房有望打破《阿凡達》創造的13.8億元內地最高單片票房紀錄。
   “《變4》在國內票房大賣,與這些品牌的線下聯合推廣不無關系。”瑞格傳播一位相關負責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片方在尋找植入廣告合作伙伴時,品牌的線下門店數量和聯合推廣能力是他們考量的重要標準。”
  據悉,《變4》廣告植入的起步價不下7位數,而這些品牌的植入手法大部分較生硬,如周黑鴨只是一個包裝盒出現在冰箱上,鏡頭掃了3秒而已。花這么多錢只換回3秒的廣告植入,值得嗎?
  周黑鴨市場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植入費用并不是重點,我們看中的是通過制造話題的方式來娛樂營銷,好玩就行。另外,我們未來有‘走出去’的計劃,也希望借《變4》讓全球觀眾知道我們。”
  單片票房而言,今年上半年,共有31部影片票房破億元,其中國產片14部,略低于進口片。排行榜前十名中,國產片占了四席,分別是10.53億元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6.95億元的《爸爸去哪兒》、5.24億元的《澳門風云》和4.57億元的《同桌的你》。
   “上半年國產影片類型趨同化是影響票房的一大因素,中小成本的愛情片扎堆上映導致觀眾審美疲勞。”藝恩咨詢咨詢副總監侯濤告訴記者,“預測下半年國產片將迎來‘大年’,影片質量、類型、主創號召力等都值得期待,預測今年全年票房有望達到280億元。”
  市值增幅降溫
  今年上半年,影視公司市值增幅明顯降溫。數據顯示,傳媒板塊上半年總市值算術平均增長率約6%,低于創業板的14.4%。就影視公司而言,除華錄百納保持100%的高增長外,新文化、華策影視的市值增長率均低于創業板平均水平;光線傳媒增長21%,略高于創業板平均水平;而華誼兄弟則出現了12%的下滑。
  回想自2012年的《泰囧》以來,“看電影買股票”曾成為一種風尚。此后,光線傳媒仍因《致青春》、《中國合伙人》等影片大賣而市值大漲。華誼兄弟亦是如此,《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等影片對其股價推動作用明顯。
  而今年上半年,國產片中鮮有類似于《泰囧》、《致青春》那樣的現象級影片出現,這是否是影響影視公司股價的原因?
  曹海濤告訴記者,“看電影買股票”的時代已過,單部影片對影視公司股價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真正導致影視公司股價趨穩甚至下調的原因是,影視公司的利潤增長空間已經遇到“天花板”。以華誼兄弟為例,近300億元的市值和44倍的市盈率已經偏高。此外,新股IPO也是影響傳媒板塊市值的原因。
  從今年一季度財報來看,影視公司的凈利潤波動也較大。除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保持凈利潤同比129.92%、72.77%的高增長外,光線傳媒、華錄百納則同比下滑66.64%、27.92%,而新文化則同比微增6.35%。
  不過,曹海濤同時指出,在一劇兩星政策后,電視劇公司業績雖然有所沖擊,但光線傳媒的欄目制作業務則有望增長。同時,從歷年數據來看,影視公司市值增長主要在下半年,今年年底,華誼、光線等影視公司股價仍有望出現小高潮。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