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企業之間體育營銷的比武場。那些成功在世界杯期間進行營銷的企業必將獲得新一輪的發展動力和得到意想不到的市場空間。
世界杯拉高銷量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到,從6月12日起,百威在廣州太古倉開啟為期三天每天24小時不停歇的足球狂歡派對。而全國幾千家酒吧也同時舉辦世界杯派對活動。
此次世界杯,哈爾濱啤酒將圍繞世界杯主題開展一系列大型市場活動,包括世界杯主題廣告、世界杯紀念包裝、世界杯主題大篷車以及消費者活動和在線互動。”百威英博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據悉,哈爾濱啤酒2004年被百威英博并購。在被百威英博收購之后,哈爾濱啤酒逐漸走向全國和全球,2010年南非世界杯使哈爾濱啤酒一炮走紅。
啤酒資深專家方剛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世界杯和啤酒有天然的聯系,這是多年的消費習慣和文化使然,而夏季又是啤酒銷售的旺季,所以各大啤酒企業都會在世界杯期間進行各種體育營銷活動,這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相關數據顯示,進入2014年,國內居民消費信心提高,消費意愿持續增強,伴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國內消費升級明顯。
湘財證券研報認為,4月份,啤酒銷量436萬千升,較上年同期增速3.05%,預計天氣回暖、世界杯等因素將導致啤酒銷量存在較大幅度增加。釀酒原材料供應充足,價格降低凸顯釀酒行業成本優勢。針對啤酒市場,進口大麥價格持續下行,進口數量激增。同時,小麥價格平穩,啤酒行業同樣具有成本優勢。
“該品牌投入了幾千萬美元用于哈爾濱啤酒的世界杯營銷,是前一年同期推廣費的兩倍。”上述百威英博相關負責人表示。
方剛認為,“世界杯就是攏聚人氣和塑造品牌的關鍵時刻,企業現在體育營銷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這也正是百威英博成為世界杯常客的重要原因。”
? 啤酒市場廝殺依舊
事實上,國內啤酒市場競爭激烈。蘇賽特商業數據顯示,2001年以來,我國啤酒市場有超過80次的收購、兼并、參股事件,原有的1000多家啤酒企業整合到了現在的不超過20家。2013年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這五大啤酒集團合計市場份額已接近全國的80%。
目前,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2%和11%和10%,三者間僅有1%的差距,可以預見,三家之間的競爭慘烈。而百威英博和燕京啤酒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在世界杯期間,啤酒企業角力會更加白熱化。比如,青島啤酒推出了“足球罐”和“足球紀念鋁瓶”兩款新品。百威啤酒則推出了FIFA限量版金罐。
青島啤酒的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世界杯等足球賽事是啤酒企業的必爭之地,所以企業需要進行不少體育營銷活動,青啤在世界杯期間推出了新款產品。”
相比其他啤酒企業,雪花啤酒的營銷更像是“潛伏營銷”。比如,華潤雪花與央視五套一同制作了《第一賽場》來進行啤酒消費的文化倡導。而燕京啤酒則簽約獨家冠名2014年中國足協杯。
? 關于啤酒行業的未來,湘財證券研報認為,各釀酒行業盈利能力存在差別,啤酒行業因其相對成熟,行業盈利相對比較穩定,但短期會存在業績爆發,截至2014年4月,本年度啤酒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7.10 億元,較2013年同期同比增長19.55%。
業內人士分析,在普通消費者眼里,百威英博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但是百威英博近年來逐漸發力中低端市場,也在逐漸獲得價格方面的優勢,所以啤酒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方剛認為,“國內消費升級明顯,三公消費政策負面影響基本顯現,所以具有民間消費屬性的啤酒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正值2014年世界杯足球賽,啤酒的銷量會面臨井噴的態勢,畢竟觀看世界杯,消費者多數會選擇喝啤酒,而不是喝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