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乳業新政頻落地“攪渾”一池春水

乳業新政頻落地“攪渾”一池春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11 08:54  來源:證券日報  瀏覽次數:36
?  奶源成資本投資新熱土
  中國乳業市場正迎來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洗牌。在兼并重組政策的助推下,我國的乳業市場正迎來新的變革,盤點上半年乳業市場發生的那些事,可以清晰地洞察到我國乳業市場未來的走向:乳業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奶源牧場更是熱中之熱,針對乳業的產業投資大潮正在撲面而來。
  乳業新政紛紛落地 乳企全力應對大考
  上半年,很多乳企有點忙,為了能順利通過乳業“大考”,它們可以說是傾注全力,忙著接待相關部門的審查、調研,忙著企業的整改,以達到國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換證的要求。
  5月31日,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集中換證審查工作結束。截至5月29日,全國共有22個省份的82家企業重新獲得生產許可證,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注銷的企業51家。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介紹說,《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質檢總局還規定,自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奶粉不允許進口。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名單顯示,首批獲準進入我國市場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共有114個。
  根據國家要求,對暫不能達到《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細則要求、不能按時提出審查申請的企業,以及未通過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準,可給予2年的停產整改時間,保留原生產許可證編號。
  而此次國家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政策,從原輔料進場檢測、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批批檢驗和質量安全授權、全過程記錄等制度,全面要求企業達標生產條件,有利于我國乳品企業建立可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安全,也將進一步提高我國乳業的集中度。
  兼并重組大幕拉開奶源成資本投資熱土
  隨著乳業新政的陸續落地,我國嬰幼兒奶粉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大潮已經展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顯示,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爭取形成3年-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超過80%。
  在資深乳業專家雷永軍看來,擁有奶源的企業將迎來利好。“未來擁有奶源的企業中將出現大的投資,如同在2000年至2005年期間,大家對于液體奶的投資那樣,投資勢頭將不斷增強,包括大企業對小企業的投資、外資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以及國內資本向國外的投資等”。
  事實上,在奶粉企業獲得認證工作后,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達到空前的高度。而伴隨著國家對于乳業兼并重組拉開序幕,資本對于奶源的重視也首次體現。尤其是擁有優質牧場的中小企業,更是被資本熱捧。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巨資“養牛”成為市場熱門話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由馬云聯合發起的云鋒基金,以及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將參與投資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資者將以合計不少于20億元人民幣等值的美元向畜牧公司以現金方式增資,以獲得60%的股權,伊利則持有增資完成后畜牧公司的40%股權。
  伊利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將持續長遠地提高公司原奶供應保障體系能力,加大牧場建設力度,擴展和優化奶源基地布局并化解牧場投資資金需求不斷放大的壓力,集中資源于主業,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除伊利牧場外,位于河北三河的華夏畜牧近日也獲得大筆投資。作為主權投資基金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7月2日表示,該公司與區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資組成的財團將共同向定位于中國高品質奶源市場的華夏畜牧公司注資1.06億美元。而泰山投資此前已經對華夏畜牧進行投資,加上這次的追加投資,共計投入1.08億美元,是華夏畜牧的最大股東。
  另外,外資也開始盯上國內有奶源的企業,如5月8日,荷蘭皇家菲仕蘭有限公司和輝山乳業進入排他性談判,商討建立合資企業。
  透過上述投資案例可以看出,在乳業的整合中,資本開始從原來的投機行為演變成一種投資行為(包括大企業對小企業的投資、外資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以及國內資本向國外的投資,產業投資正逐漸形成規模,而奶源(牧場)則已成為資本的新寵。
  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在兼并重組、換證等事件影響下風云變化的同時,伴隨著進口常溫奶的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常溫奶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據記者了解,進口常溫奶進入中國市場的形式不外乎三種,一是以OEM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二是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引入常溫奶,這也算是一種投資行為;三是本來國內就有的進口常溫奶品牌,在這次行業洗牌中,加大了對華液態奶的出口量。
  如6月11日,荷蘭乳業協會主席、全球乳業巨頭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首席執行官郝瀚思在京稱,希望荷蘭乳制品對華出口額盡快翻番。
  郝瀚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荷蘭是歐盟第一大乳制品出口國,2013年乳制品出口額達80億歐元,其中對華出口額為8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郝瀚思在加大乳制品對華出口方面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信心,與其在中國市場有著20多年銷售歷史的美素佳兒嬰幼兒配方奶粉良好的口碑分不開。另外,荷蘭獨特的以中型牧場組件的合作社為主體的乳業經營模式,以及嚴格的質量體系、人才優勢等,都是郝瀚思此次來華進行合作的底氣。“未來將加大常溫奶對華出口。”郝瀚思還透露。
  數據顯示,由于近幾年進口常溫奶在中國高速發展,去年大量品牌包括烏拉圭、智利等地都有常溫奶進入中國。而從數據來看,2008年不到2000噸的進口規模,到2013年進口19.5萬噸,常溫奶進口增幅的確十分驚人。
  對此,市場也不禁擔心,進口常溫奶有可能把本土常溫奶打得一敗涂地。
  不過,,在乳業專家們看來,雖然進口奶給國產奶帶來沖擊,但是,這種沖擊對于國產乳業來講是件好事。只有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才能鞭策國產乳業不斷創新,完善發展。
  資本青睞羊奶 羊奶產業逐漸形成
  “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年看陜西 。”羊奶在國內有著很長的歷史,而陜西則是我國養羊最大的地區。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認知度越來越高,羊奶大規模的走向消費者的餐桌,羊奶企業也開始受到資本青睞。
  2月19日,飛鶴乳業宣布以公司控股羊奶粉龍頭關山乳業的方式達成戰略合作初步意向,收購金額為3億元。這也是兼并重組政策實施以來國內首起牛羊跨界合作的并購案。
  對于這起并購案,飛鶴乳業表示,公司未來要“牛羊并舉”兩條腿走路。而并購羊奶企業,也是公司通過近兩年多的考察作出的決定。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對記者曾表示,尚未被巨頭們重視和發掘的羊乳產業,其“改造升級”的投資回報比是最高的,能夠承載飛鶴未來實現“市場增量”和“產業升級”的目標。
  在冷友斌看來,羊奶的品質較高,目前國外市場的羊奶價格是牛奶價格的兩倍。而國內市場,由于羊奶產品市場份額較小,沒有產生規模效應,價格也較低,飛鶴乳業收購關山乳業后,未來會加大高端羊奶粉品牌的研發和生產,幫助關山乳業取得更大的發展。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羊奶粉市場份額大約30億元,與成熟的牛奶市場相比,羊奶市場總量較小,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隨著國家對羊奶粉加大支持政策,羊奶粉的市場份額也會不斷增大。“未來5年內,羊奶粉的市場份額達到200億元。”這是冷友斌對羊奶粉市場上的判斷,而在雷永軍看來,在資本不斷加碼投資羊奶產業的同時,養羊企業必將得到快速發展,未來不排除有養羊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伊利躋身全球10強 反擊光大證券 “唱空”
  盤點上半年乳業發生的事,就不得不提乳業龍頭伊利股份遭光大證券“唱空”一事。
  6月3日,光大證券研究員邢庭志發布研報稱,伊利股份未來5年將遭遇低溫奶、常溫酸奶和進口奶的實質性沖擊,因此給予伊利股份賣出評級,6個月的目標價為22.7元/股。
  研報發布當日,伊利股份出現大跌,股價創下半年多來的新低,報收31.32元。公開資料顯示,伊利股份總股本20.4億股,按照當日每股下跌2.63元計算,伊利股份市值蒸發了53.65億元。
  此后,伊利與多家券商機構對此或回應或唱多。不過,最有力的回擊或許要數荷蘭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的《2014年全球乳業20強報告》。根據該報告,伊利集團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家進入全球10強的亞洲乳品企業,這也是中國乳制品企業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也是亞洲乳企的最高排名。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Tim Hunt認為,來自中國的領袖企業,第一次沖過10強這一臨界點,從全球乳業格局來看,這是亞洲乳業崛起的標志性事件。
  對于伊利自身而言,這次在全球乳業排名中的“躍龍門”顯然還有另一重象征含義:在與奧運結緣整整10年之后,國際頂級盛會在品質與品牌上留下的雙重財富,全面改善了伊利集團的DNA構成。從奶源建設到產品升級,從品控體系到創新研發,從全球化布局到本土化深耕,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需求,在奧運光環的鍛造下,轉化為足以在全球產業鏈競爭中形成絕對優勢的綜合實力,成為伊利集團進入全球10強的“入場券”,幫助伊利在這場10強淘汰賽中勝出,第一次捧起了乳業的大力神杯。而這一時間,比伊利自己預計的,整整提前了兩年。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