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兗州煤業(600188)披露中期業績報告,該公司上半年生產商品煤3369萬噸,同比增長6.4%;實現銷售收入324.28億元,同比增長23.83%;實現凈利潤8.36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24億元形成巨大反差,同比扭虧增盈高達32.3億元。
? ? ?報告期內,兗州煤業銷售商品煤5942萬噸,同比增加1474萬噸即33%。其中貿易煤量達到2689萬噸,同比增加1217萬噸,貿易煤幾近占到總銷售量的半壁江山。不僅反映出兗州煤業的市場拓展能力,也讓該公司“產品全球布局、區域互補、戰略協同的國際國內一體化營銷戰略”初露端倪。
? ? ?如不出預料,善于長線運作的兗州煤業,在澳洲生產的煤炭產品將陸續銷往中國市場,該公司近年來不斷增加利潤率并不高的貿易煤交易量,其深意也當在此。根據資料顯示,兗州煤業自2004年進入澳大利亞煤炭產業,出手頻頻,“大手筆”不斷,迄今已經成為中國煤炭行業最具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理念和國際化運營的煤炭公司。今年上半年,境外礦井銷售量達到951萬噸。
? ? ?在最近短短三年內,兗州煤業曾分別帶上“盈利王”和“虧損王”的帽子,匯兌損益的影響舉足輕重。雖然公司解釋并不會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效益和盈利能力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但有礙公司業績的“觀感”的確是事實:2010年度當期匯兌收益曾經高達26.65億元,而到了2013年中期,匯兌損失卻高達31.08億元。2013年底,該公司采用會計套期保值方法,零成本鎖定匯率,匯兌損益幾近于無,再加之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少12.24億元,成為兗州煤業摘掉“虧損王”帽子、回歸本色的重要因素。
? ? ?兗州煤業一位副總經理,并不諱言動用儲備6.03億元。公司認為,儲備費用就是要用在刀刃上,為應對當前煤炭市場的嚴峻態勢而動用儲備,并非為了粉飾業績,恰恰是為了公司長遠發展的“用在其時”。
? ? ?其實,兗州煤業能夠在全國煤炭企業虧損超過70%、一半以上煤企調減、緩發、欠發員工工資的局面下,取得這樣的業績,實屬不易。記者也從兗州煤業的中期業績報告中發現,該公司分區域的煤炭銷售價格雖然也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仍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兗煤澳洲的煤炭銷售價格同比下降了10.2%,遠低于澳大利亞BJ動力煤價格同期17.7%的下降幅度。
? ? ?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秘張寶才告訴記者,兗州煤業全面實施以“三減三提三創”為核心的全流程價值再造工程,“三減”即:減低效成本、減無效資產、減冗余流程;“三提”即:提質提效、提速提效、減員提效;“三創”即:創收創效、創新創效、智慧創效。“三減三提三創”是支撐公司轉型升級,贏得未來競爭的重大戰略抉擇。
? ? ?記者獲悉,《兗礦集團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即將發布,兗州煤業的規模當量占母公司兗礦集團的70%左右,因此該綱要對兗州煤業的影響舉足輕重。張寶才沒有透露綱要內容,只是表示該綱要對于整個兗礦集團、兗州煤業發展歷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