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保險服務業要成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支柱力量。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在支持新型城鎮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方面大有可為。保險資金也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徐曉波昨日在作客中國政府網時做出了上述表示。
? ? ?與此同時,保監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國也在作客中國政府網時表示。保險機構已經成為債券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資本市場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和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資金供給者。
? ?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保險業總資產9.4萬億元,資金運用余額8.6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2.6萬億元,占比29.8%,債券3.6萬億元,占比41.5%,證券投資基金3844億元,占比4.5%,股票4205億元,占比4.9%。長期股權投資4738億元,占比5.5%。投資各類基礎設施注冊金額7740億元。
? ? ?熊志國進一步分析稱, 近年來,保監會發布了一系列保險資金運用新政策,并且也在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 一是拓寬投資領域。比如放寬了股權和不動產等投資范圍,增加了創業板股票、金融產品等可投資品種。二是推進基礎設施債權計劃產品注冊制改革。2013年保險產品發行規模超過過去7年總和,顯著提升了產品發行效率,有力支持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三是實行大類資產比例監管。簡化減少監管比例,基本做到“一個文件管比例”。四是支持保險資金運用創新。探索股債結合創新,推進項目資產支持計劃,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需求。五是切實轉變監管方式。大幅度減少審批,把監管重心放在事中事后監管。這些改革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了改革紅利,2013年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5.04%,創4年來最好水平。
? ? ?“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增強保險機構的整體實力,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和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有利于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發展,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徐曉波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