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物學上,有一個“天敵”的說法,即任何物種都需要在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環境中健康發展。一旦某個物種破壞了這種平衡,處于不受制約的環境中,那么,這個物種就會在惡性膨脹中毀滅其他。而壟斷就具有某物種惡性膨脹的特征。
? ? ?近期,隨著一些外企和進口品牌被查,質疑“中國反壟斷是針對外企,不公正”的聲音不時響起。對此,多數專家指出,我國反壟斷是國際通行做法,既非針對特定企業,也非“選擇性執法”,是為了進一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未來中國反壟斷執法將更加深入和擴大。
? ? ?維護公平競爭
? ? ?壟斷是與競爭相對的一個概念,是指排斥、限制競爭的各種行為的總稱。可見,反壟斷就是維護公平競爭。
? ? ?多年來,寶馬、奧迪、奔馳等跨國公司通過經銷渠道、產品價格等對我國市場進行控制,實現了在我國市場的縱向壟斷,不僅賺得盆滿缽溢,服務質量也始終難以提高,讓許多消費者“一邊花大價錢、一邊有苦難言”。
? ? ?壟斷妨礙了公平競爭,拉高了社會成本,降低了投資效率,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
?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戚聿東撰文指出,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征程中,壟斷勢力已經成為市場公平競爭的最大克星。《反壟斷法》的出臺即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 ? ?“在反壟斷上,特別要發揮好政府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的作用。政府部門要勇于向壟斷行為‘開刀’,尤其要睜大眼睛,盯緊那些占據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防止其濫用支配地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副教授唐開康說。
? ? ?據記者了解,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各種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國際通行做法。以加拿大為例,作為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壟斷法的國家之一,加拿大針對不同行業的反壟斷操作分類明細,執法效率高。近年來,該國在汽車及IT業的反壟斷行動令人矚目,有效地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在德國,如果單家企業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達到1/3,三家以下企業的共同市場份額達到50%,或者五家以下企業市場份額達到2/3,就會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這些企業如果依仗其強大實力,低價傾銷、限制其他企業使用競爭所必須的設施、強迫消費者或供應商接受不合理的價格或條款等,就會被認定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而受到處罰。
? ? ?另外,在反壟斷實踐中,查處跨國壟斷并收取罰款的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上億美元乃至十多億美元的罰金落入歐美政府國庫,涉案的發展中國家受損嚴重卻幾乎沒有獲得任何補償。
? ? ?戚聿東認為,對于長期享有而習慣于“超國民待遇”的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而言,更應該以平和而理性的心態適應中國經濟轉型的要求,在建設“法治中國”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方面主動樹立“大企風范”。
? ? ?“市場效率的下降對任何人都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反壟斷不僅僅是保護我們自己的企業,也是保護這些外資企業,這也恰恰是他們展現管理能力、競爭能力的一個機會。外企自身需要調整和適應我們未來長久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規范公平的環境反過來也有利于保障我們的長久引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