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酒家首發申請被否宣告了餐飲企業IPO全軍覆沒。根據9月3日發審委公告,作為餐飲業IPO排隊公司僅存的種子——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酒家)的首發申請也未能在當天的發審會上獲得通過。而上一次A股向餐飲企業打開大門還是2009年的湘鄂情,這意味著餐飲企業上市荒已持續了5年之久。何時能夠打破餐飲企業的上市荒,目前還是未知數。
? ? ?應該說廣州酒家IPO被否決是市場意料中的事情。因為“三公”消費受到抑制,一些大的餐飲企業的經營受到明顯沖擊。雖然廣州酒家及時轉型,積極擴大月餅銷售,但同樣因為對高檔消費以及對社團消費的限制,也讓廣州酒家撞到了“槍口”上。所以無論從酒店業務來說,還是從月餅業務來說,廣州酒家都很難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闖過IPO發審關。
? ? ?餐飲業連續5年“零上市”,這確實反映出餐飲業所面臨的尷尬局面。而導致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更主要還是在于餐飲業本身。可以說餐飲業自身的許多特性,決定了餐飲業與資本市場格格不入,不適合成為上市公司。
? ? ?比如,作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財務透明,經營過程中的成本、銷售收入和利潤都要有據可查,而且價格準確。但是現在的餐飲企業,除了極少數相對正規的公司,絕大多數進貨都會選擇批發市場而非正規超市,批發市場的特點是價格基本靠談,銷售者基本都是小商販,大多沒有發票,也沒有穩定的成交價格。
? ? ?而且餐飲企業的銷售收入投資者也難以掌握確切數據,目前在餐館就餐的人基本沒有索要發票的習慣,而且餐飲企業也樂于采用贈送飲料或價格打折的方式賄賂顧客以達到不開發票的目的。雖然能夠申請上市的餐飲企業一般不會誘導客人不開發票,但是進貨成本很難讓投資者信任,而且總有一些客人不要發票,于是餐飲企業的利潤調節顯得比其他公司都要容易,這也導致在IPO審核過程中對有計劃上市的餐飲企業提出更高的審核要求。
? ? ?不僅如此,餐飲企業業績不穩定,缺少持續的增長性,也是導致餐飲企業上市難的重要原因。有兩個明顯的例子,一個是俏江南,這是一家定位高檔消費的餐飲企業,一度在A股IPO排隊,但最終準備赴港上市。如今在限制“三公”消費的沖擊下,該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曾經的高檔酒家如今已經開始賣起了盒飯。再一個就是湘鄂情,目前A股市場最后一家上市的餐飲企業,但在上市的短短幾年中,餐飲業務難以為繼,如今該公司已改名中科云網,徹底向餐飲業說再見了。正是基于餐飲企業這種不良的表現,讓發審委放行餐飲業IPO無疑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 ? ?此外,從餐飲業的發展來說,也不適合采取快速擴容的方式。對于有的行業來說,擴大產能有利于提高企業效益。但餐飲業卻并非如此,迅速擴張的結果甚至會成為公司發展的負擔,這方面俏江南已經成了反面典型。因此,餐飲業的發展適合穩扎穩打,由于餐飲業本身并不缺少流動性,其實也無須向市場進行巨額融資,這種巨額融資帶給餐飲業的更多是負面影響。因此說得更直白一些,餐飲業的發展并不需要通過IPO來進行巨額融資。
? ? ?正是基于餐飲業的上述特性,餐飲企業出現上市荒雖然顯得有些極端,但總體上還算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真的讓餐飲企業大量上市了,市場上無非多幾個講故事的“故事大王”而已,無非是讓這些餐飲企業的老板們到市場上來套現而已,最終把風險都轉嫁給投資者。
? ? ?那么資本市場如何為餐飲企業的發展服務呢?筆者以為,新三板是一個比較好的去向。如果餐飲企業的老板們不是為了上市套現的話,餐飲企業掛牌新三板是可行的。一方面新三板的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有較好的風險承擔能力與價格定位能力。另一方面在新三板掛牌可以解決餐飲企業并不太高的融資需求,這是與餐飲企業的正常發展相匹配的。在此基礎上,有關餐飲企業如果能夠保持三五年的持續穩定發展,屆時再將這些企業安排到主板上市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