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鄭州舉行的“2014鄭州農產品(棉花)期貨論壇”上,與會人士表示,在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過程中,應積極探索棉花期貨市場的創新途徑,發揮期貨市場在棉花市場價格形成中的作用,以維護市場穩定,推動我國棉花產業健康發展。
???? 今年是我國在啟動新疆棉花改革試點,取消了實施三年的棉花收儲政策,棉花價格回歸市場化。中國棉花協會副秘書長王建紅認為,改革試點能夠有效保護廣大棉農利益;有助于棉紡織企業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恢復我國棉紡織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加工和流通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棉花期貨套期保值功能日顯重要。”
????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釋放出的最核心、最本質的效應,是市場機制在價格形成中逐漸發揮決定性作用。”鄭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長張凡指出,今年1到9月份,涉棉企業開戶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成以上;參與棉花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數同比增長了78%,遠高于同期參與交易自然人客戶27%的增幅;法人客戶日均持倉近10萬手,同比增長84%;棉花期現貨價格走勢趨同,中美棉花價差明顯縮小,從最高時每噸超過6000元以上,縮小到目前2000元左右,棉花期貨價格發現功能逐步得到恢復。
???? 參會人士指出,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在放開市場的同時也增加價格風險的敞口,而對沖價格風險則是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棉花價格改革試點與棉花期貨的功能發揮,對于進一步推廣我國目標價格改革品種范圍,理順農產品市場改革,實現我國糧食安全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