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大幅下挫,引發投資者對其影響的關注。油價下行對中國市場和盈利層面的影響視導致油價下行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油價下行是因為需求下滑導致(如2008 年后半段),油價大幅下滑可能意味著外需較弱,中國面臨的外需環境可能也將同樣嚴峻,這樣的油價下行對盈利和市場的影響都是偏負面的;如果油價下行是因為結構性的供應過剩導致(如1980 年代初的美國),油價下行意味著對下游企業和居民有利,將對整體經濟和市場有利。
? ? ?中金大宗商品組認為,基于對宏觀判斷及OPEC 可能不減產的預期,2015年原油(布倫特)平均價格可能在82 美元/桶左右。當前的油價下行可能更多是結構性的供應過剩導致,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外需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同時考慮到中國是凈原油進口國,平均油價下行將對中國公司盈利和市場影響總體偏正面。
? ? ?中金公司認為,油價每下行10 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將節省約千億元支出,中國是原油凈進口國,2013 年全年凈進口原油達2.8 億噸,合約17.6 億桶。簡單粗略估算,國際原油價格平均每下行10 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將節省開支1070 億元,約相當于2013 年GDP 的0.2%(這還未考慮成品油的直接凈進口的影響),相當于全部A 股上市公司利潤的約4.5%(相當于非金融利潤約10%)。考慮到上市公司只是中國經濟的一部分,實際的盈利影響可能會更小。
? ? ?原油價格下行,對上游生產原油的企業及開采原油相關的企業可能不利,對部分產品價格或者毛利與原油價格相關的化工業也不利;與此同時,由于國際油價與國際煤炭價格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行可能對煤炭等能源行業也相對不利。但對下游油品消費者,特別是交通運輸(航空、航運等)行業有利。原油價格下跌對居民也是一筆開銷節省,對包括汽車在內的消費有利,但這個影響暫時難以量化。從中期來看,原油價格如果持續下行,可能對替代能源行業,如煤化工、新能源汽車等不利,具體影響視原油價格下行空間和持續時間而定;原油價格下行也將繼續降低中國通脹壓力,貨幣政策將有更大的放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