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棉花補貼 全球走上不歸路

棉花補貼 全球走上不歸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06 08:32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數:14
? 近日一項棉花補貼政策出臺,內地補貼范圍為山東、湖北等9省,2014年度補貼標準為2000元/噸,以后年度的補貼標準以新疆補貼額的60%為依據,上限不超過2000元/噸。新疆的補貼標準此前已出,棉花目標價格每噸1.98萬元,低于此價格則由政府補貼。
? ? ?2008年的收儲政策是: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收儲價格為1.26萬元/噸。而收儲數量也是暫定。當時許多中間商從棉農手中收到棉花,直接交儲就能賺錢。隨后政府在收儲上越走越遠,如今新疆收儲價格比2008年又高出了57%。
? ? ?中國目前標準級棉銷售均價1.48萬元/噸,棉花進口成本折合人民幣為1.19萬元/噸,外國價低于國內價2909元/噸,中外棉價差相對于最大時的7000元/噸已有所縮小,但依然甚大。政府補貼維持的高價提高了下游棉紡織產業的原料成本,不少企業正想辦法到海外辦廠。與此同時,我國目前棉花庫存1200多萬噸,而目前每年實際總用量為680萬噸,預計今年產量為660多萬噸,配額89萬噸,總供給將超過1969萬噸。中國棉花收儲導致的龐大庫存不知何時涌向市場,這是棉花市場一個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 ? ?中國之所以對棉花補貼,有國際原因,也有國內原因。從國際上看,對棉花等農產品補貼乃是全球現象,美國政府對棉花的補貼規模最大,而本國又幾乎沒了紡織產業,所以基本上全部低價出口,這拉低了全球棉花價格,成為棉花價格的決定因素。其他如巴西、巴基斯坦等國家也有補貼,只不過發達國家補貼的多,發展中國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 ? ?為什么美國棉花產業已經很有效率,現代化水平很高,還需要政府大力補貼?這是因為農業的競爭優勢喪失,如無補貼,從事農業勞動者的收入不足以吸引其繼續留在農業,如果要讓農業持續發展,就要求農業經營者的收益水平和社會上其他產業持平。農業補貼說白了就是穩定就業。其實美國對農業補貼甚多,如大豆、小麥、玉米等產品,本國消費不了就出口全世界,這些產業都是扶持起來的。
? ? ?很多發展中國家還維持棉花種植,是因為勞動力價格低,所以即使收益不高,但依然在本國范圍內有比較優勢。中國當然也存在這種情況,農業勞動者的收入跟其他產業比已越來越低,所以依靠補貼來維持這個產業。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需求國,政府希望本國能供應大部分需求,而不能全靠進口,這是戰略需要。
? ? ?但是在全球范圍內,補貼造成了價格信號的紊亂。首先使得原本退出農業生產者繼續留在該領域,造成農業的人數更多,原本這部分人就該流向其他產業,從而使得農業勞動者收入提高。筆者曾造訪黑龍江省一個農墾下屬農場,最近幾年種地收益上升反而造成土地分散,因為原來不想承包土地的農場職工又開始承包土地,原本經營好手才能盈利,后來是只要承包到土地就能盈利。另外,這也使得全球性的分工協作沒有完成,棉花產業沒有向生產成本低的地方轉移,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