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結束,轉型發展成為惟一的選擇。在昨日新浪財經主辦的“2015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三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典禮”上,眾多銀行家紛紛對傳統銀行未來出路提出看法,互聯網金融、綜合金融集團成為銀行轉型的兩大重點。不過,也有銀行家認為,目前,銀行業轉型升級同質化競爭過于嚴重,在新常態下,銀行需要想辦法避免同質化競爭。
自去年以來,銀行業盈利水平開始直線下滑。平安銀行行長邵平昨日在論壇上介紹,2013年上市銀行利潤增長12.8%,但到2014年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只有7.7%,而2015年一季度僅達到3.2%。他表示,有的銀行今年可能利潤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銀行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無可挽回。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為了生存需要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從而不得不向綜合化經營轉型。中國建設銀行監事長郭友表示,大型銀行將走綜合化經營的集團發展道路,而中小銀行將更關注特色化經營之路,單一行業金融機構會相繼出現。
事實上,包括浦發銀行、建行在內的多家大型商業銀行最近也開始謀劃綜合性經營之路,浦發銀行日前收購上海信托,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向金融控股集團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浦發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收購上海信托是一種以商業銀行為中心,綜合化、集團化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建行同樣有意打造綜合型金融集團。
郭友表示,建行在轉型升級上主要有五個方向和目標,如向綜合型的銀行集團過渡、向多功能的服務發展,向集約化發展的過渡、向創新銀行轉型發展,向智慧銀行轉型等。
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加大,為此,傳統銀行也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金融,包括成立互聯網金融平臺。此前包括工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開設了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傳統商業銀行要提升競爭力,把傳統的線下業務盡可能通過線上進行,提升原有業務的便捷度,降低成本支出。另外,還需要在與互聯網交叉滲透的領域做好差異化、特色化經營。
不過,也有銀行人士認為,銀行業的升級最近兩年已經開始,各家銀行都在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但銀行業同質化競爭過于嚴重。據邵平介紹, 目前各家銀行戰略轉型的動向,基本可以用6個關鍵詞來概括:國際化、集約化、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小微金融、智慧金融。
自去年以來,銀行業盈利水平開始直線下滑。平安銀行行長邵平昨日在論壇上介紹,2013年上市銀行利潤增長12.8%,但到2014年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只有7.7%,而2015年一季度僅達到3.2%。他表示,有的銀行今年可能利潤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銀行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無可挽回。

事實上,包括浦發銀行、建行在內的多家大型商業銀行最近也開始謀劃綜合性經營之路,浦發銀行日前收購上海信托,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向金融控股集團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浦發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收購上海信托是一種以商業銀行為中心,綜合化、集團化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建行同樣有意打造綜合型金融集團。
郭友表示,建行在轉型升級上主要有五個方向和目標,如向綜合型的銀行集團過渡、向多功能的服務發展,向集約化發展的過渡、向創新銀行轉型發展,向智慧銀行轉型等。
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加大,為此,傳統銀行也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金融,包括成立互聯網金融平臺。此前包括工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開設了相關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傳統商業銀行要提升競爭力,把傳統的線下業務盡可能通過線上進行,提升原有業務的便捷度,降低成本支出。另外,還需要在與互聯網交叉滲透的領域做好差異化、特色化經營。
不過,也有銀行人士認為,銀行業的升級最近兩年已經開始,各家銀行都在制定新的發展戰略,但銀行業同質化競爭過于嚴重。據邵平介紹, 目前各家銀行戰略轉型的動向,基本可以用6個關鍵詞來概括:國際化、集約化、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小微金融、智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