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國民視覺健康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國民視覺健康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06 09:20  瀏覽次數:23

6月6日是中國第二十一個全國愛眼日,在愛眼日前夕,由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國民視覺健康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隆重舉行,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領導,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視覺影響研究院全球傳播總監 Kristan Gross,依視路集團董事長高級顧問 Patrick Cherrier,依視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主席何毅,以及專業媒體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動。與會嘉賓通過主題演講和研討會形式就國民視覺健康及視光行業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依視路集團董事長高級顧問Patrick Cherrier在活動現場發言
  與會領導對李玲教授在會上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他們表示,在當前視覺健康狀況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公眾意識的加強和公共政策的推進勢在必行,《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提供了專業的學術研究價值,極大地促進了公共政策的轉變進程。

全球首份視覺健康國別報告

“目前,全球有將近45億人口需要視力矯正,占到世界總人口的63%,而這其中還有25億人還未得到矯正。”視覺影響研究院全球傳播總監 Kristan Gross 說到,“視力不良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議題,患有視力不良可能對人類生活生產造成各種負面影響,如:教育缺乏、貧困、事故、遭受社會排斥等。雖然國際衛生組織和其它國際組織都在積極研究視覺健康,呼吁各國政府采取應對政策,而在視覺健康問題的國別研究上卻鮮有發聲,中國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開創了這一先河。”

作為國內首份系統研究視覺健康的白皮書,《國民視覺健康》從經濟效率、公共政策和國家發展的視野來研究“視覺健康”問題,這比以往僅僅著眼于醫學層面的視力研究更加全面。同時,《國民視覺健康》總結了國內外的相關政策與經驗、提出了完整的行動框架,這為國際和國內視覺健康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可靠的數據支撐,并開辟出了新的研究領域。

近視已成“國病”,國民視力缺陷已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作為《國民視覺健康》研究項目的發起人和組織者,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在講述國民視覺健康現狀時說:“中國面臨著比西方國家更為嚴重的視覺健康危機:一方面,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居高不下,不僅影響當代,也危害未來國民健康素質,將對國家社會經濟與安全問題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各類老年性視力缺陷患病年齡提前,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據《國民視覺健康》研究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各類遠視力缺陷的患病人數大約在5億左右,其中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5億左右。可以說,中國幾乎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有近視。若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將達7億。若我國的近視人口組成一個國家,將成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人口數量是美國的兩倍。

“老年人的視覺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Kristan Gross 說到,“全球來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近一半出現嚴重視覺缺陷問題。在中國,40歲以上人口中,未矯正老視的患病率達到了67.85%。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由于視力等諸多健康問題帶來的生活質量下降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國家主席近期發表講話時就指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關乎國家全局,關乎百姓福祉的大事。關注老視等老年人健康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日益嚴峻的視覺健康形勢,不僅會帶來直接的醫療成本和社會保障負擔,也會造成行為能力喪失進而影響勞動能力和生命質量。據《國民視覺健康》估計,2012 年,各類視力缺陷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在6800多億元,占當年GDP 的比例高達1.3%。算上視覺健康對生命質量的損失,占GDP的比例將達到1.83%。但若加以適當矯正,有相當于3100多億元的勞動參與損失可以避免,約占當年GDP的0.7%。

讓人人享有視覺健康,政策調整刻不容緩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視力缺陷疾病譜發生了很大變化,屈光不正和老視等視光類別的眼疾已經成為影響視覺健康的主要威脅。但無論是公共教育、預防保健、醫療服務提供與醫療保障,還是視光產品相關的行業監管等方面,與保障全民視覺健康的客觀需求相差甚遠,視覺健康政策亟待調整。

李玲教授建議,應從“整體視覺健康”這一理念出發,圍繞“健康融入一切政策”的原則,從決策、規劃、操作和配套落實這四個層面入手,構建我國視覺健康公共政策體系。在決策層面建立國民視覺健康決策體系,以解決誰為國民視覺健康負責、從哪些方面來負責、為誰負責、循證決策這四個問題。在規劃層面,以整體的視覺健康為目標,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操作層面,將視覺健康保障與醫療衛生和醫改銜接起來,讓政策落地。在配套落實層面,需要通過激勵機制和明確的時間表借助行政體系來推動,并加強人才的培養和相關的基礎研究。

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領導在談及視光行業時表示,我們需要把驗光配鏡作為一種社會服務進行規范,推動其向著健康產業的方向發展。現階段,公眾對于視光行業存在著諸多誤解,認為眼鏡店“暴利”,驗光服務就應該免費,這都與行業的標準化程度密切相關。為此,與會的行業代表們紛紛呼吁國家盡快出臺行業標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行業的發展速度取決于該行業人才的專業水平,因此行業的標準化以及視光人才的培養才是解決我國視覺健康問題的最關鍵環節。

根據《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的研究建議,我國應該從監管標準、監管人員方式的專業性以及行業準入限制三個方面發力,對行業進行專業化監管。另外,還應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3O(眼科醫生、驗光師、配鏡師)人才隊伍,并通過醫保、稅收和價格杠桿,推動建立符合行業規律的人才薪酬體系,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