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考 新未來”重塑中國新競爭力6月28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6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在北京舉辦。峰會以“新思考 新未來”為主題 ,圍繞“顛覆”、“共享”以及“未來”三個關鍵詞,來自學界、企業界、創投界的嘉賓從金融、民生、科技、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跨界合作等領域,帶來了他們對于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的腦力激蕩。?
2016年,美聯儲加息懸而不決,英國的意外脫歐都顯示世界經濟依然存在諸多變數。而中國,在外部環境不確定的同時,國內同樣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尚存,全面改革推進的關鍵時期。如何應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以新之名”的討論成為此次峰會的主要基調。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基于對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力、資本流向變化的判斷,當前對于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理解,專家的觀點是:企業家無論過去多么輝煌,現在都要歸零出發,“新常態”意味著一個新的35年的開始。在中國企業經歷了用汗水驅動、靠拼速度發展的階段之后,必須進入注重實體經濟創新、注重內需開發以及國際合作的全新階段。這將是經濟轉型的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經營報》社長金碚的發言則強調了從產業發展的歷史經驗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只出現在工業化的時期。當前世界依然需要增長作為發展的動力,這就意味著世界仍處于工業化的時期。只是當前面臨著工業化在空間、結構和活力上的阻礙,這也提示著工業化進入了一個技術創新的探尋期。要對癥下藥,不僅要 著力于提高技術創新,同時要培育適應創新的體制機制。
來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則強調了,盡管面臨困難,但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的前景依然是樂觀的。這不僅體現在我們的經濟體量優勢,同樣也是因為包括內陸地區依然存在著較強的經濟發展潛力。如何挖掘和釋放這些潛力,需要從專利、人才保護、減少政府管制以及進一步的金融改革等方面創造條件。
來自學界的前沿觀點勾勒了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創新發展前景的宏觀認知框架,來自企業界人士則提供了更多實踐中的心得。
此次峰會準備的“顛覆傳統重構新版圖”、“資源革命引爆創業奇跡”以及專門針對大健康產業的“超越想象 未來以來”的三個專題討論中,來自科沃斯機器人,聯想集團、聯想樂基金,北京石油交易所,英特爾創新業務部、眾創空間加速器,藍湖資本等實業與創投資本的嘉賓,從自身業務出發分享了傳統行業如何鏈接互聯網、如何利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實現產業升級以及利用新的技術、商業思維突破既有的桎梏,延展創新的邊界,給傳統產業拓展創新的空間和再創業的能量。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勁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原來我們重視科技的力量,而現在同樣要重視創新能力建設,尤其是開放式創新能力的建設。
在“以新之名”的討論中,來自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英特爾創新業務部中國區總經理、眾創空間加速器負責人李德勝等分別從各自領域分享了共享經濟作為盤活資源,釋放經濟內生效率的新模式,在很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從虛擬到現實,從虛擬現實到人工智能,基于移動互聯網、基于大數據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新經濟模式,這可能引發超越以往產業迭代速度的產業變革對于破“舊”立“新”的“新常態”。此次峰會中各位嘉賓的分享既是總結,更開啟了新一輪的思考。
此次峰會上舉行的2016“超越想象”創新競爭力頒獎典禮,頒發“最佳品牌創新獎”、“最佳營銷創新獎”、“最佳模式創新獎”等多項獎項,授予給2016年在技術、品牌、營銷、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企業及產品。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推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產品典范,發現更深入的產品創新價值,探索新時代的創新突破點與消費關注點。?
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由中國經營報社創辦于2003年,作為財經界最具權威性和前瞻性的盛會,十余年來,匯聚了中國商界智庫及頂級企業家思想,共尋中國經濟與企業的發展之路,成功搭建了政府、企業、中外知名學者思想交鋒和智慧分享的平臺。2014年正式開設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聚焦時代關注點、探索企業核心競爭力,涉及領域廣泛、深入且具有及時性,見證中國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競爭力的飛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