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越來越“重”了,這種“重”既體現在和線下商家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也體現在為提升消費體驗而進行的線下布局。2013年,包括三四線城市在內的消費者將會更多地接觸到這種全新的消費模式
比起資本和毛利率,消費者更關心的是網絡團購未來在服務種類和方式上的變化。明天的網絡團購會在消費體驗上有哪些提升?未來還會有哪些創新的服務項目?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團購導航網站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
記者:除了在移動端“開疆辟土”和推出長期售賣的優惠折扣服務外,大型團購網站哪些創新服務讓你印象深刻?
胡?。何矣幸粋€總體感覺就是,團購網站越來越“重”了,這種“重”既體現在和線下商家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比如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都推出了虛擬會員卡。這些虛擬會員卡和商家發放的實體會員卡一樣,在消費時出示就能享受一定的折扣,甚至獲得積分。由此,在O2O(從線上到線下)的諸般嘗試中,團購網站成為排頭兵,而這也是它們未來演化的方向?!爸亍币搀w現在為提升消費體驗而進行的線下布局,比如拉手網在電影院設置了自助打印電影票的柜機,就是為解決團購消費者換票時必須排長隊的問題。
記者:團購往往被視為一二線消費者的“專利”,這種情況在2013年是否會發生變化?
胡琛:2012年,團購在三四線城市已開始流行。2012年,三四線城市的團購總銷售額達到99.41億元,占總體量的46.5%,同樣是這些城市,在2011年的市場規模占比僅有不到20%;而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的團購交易貢獻從28.3%下滑到22.9%,深圳、成都、武漢、西安、天津、重慶、杭州、南京8個二線城市的貢獻占比從2011年的23.8%微降至22.5%。因此,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在未來會更多地接觸到這種對他們來講全新的消費模式。
記者:即使在一二線城市,團購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比如一批“小而美”的本地團購網站正在悄然興起。
胡?。旱拇_,2012年我們觀察到一批以居民社區為半徑生長的本地團購網站呈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如北京的“回龍觀團購網”、“天通苑團購網”等,它們往往脫胎于小區業主論壇,并通過團購頻道的方式為小區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周邊餐飲服務、生鮮蔬果和地方特產等。除了標準的團購預付模式外,消費者白天上班時在網站下單選擇自己家附近蔬菜生鮮,下班路過團購站提貨店自行帶走。這些社區型團購站根植于本地社區,所以用戶忠誠度高、黏性更強,定位于為區域居民服務,這類似于小區周邊的超市和便民食品店,具有差異化的生存空間。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