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上線微任務、信息流廣告平臺、在微博內容中推送廣告信息,新浪微博在商業化廣告上的步伐逐漸加快。在盈利模式尚未清晰、空有流量無法有效變現的困境下,新浪微博通過整頓營銷市場、出臺競價排名系統、招安草根大號等一系列措施,開始了在廣告市場的正式試水。
仿效搜索引擎競價排名系統
“從來都沒關注過這些企業官微,但微博頁面上出現了它們的廣告,而且刷新過后還會出現。”近日,多名新浪微博用戶表示,自己的微博頁面中均出現了‘@上海煜宸 ’、‘@康師傅私房牛肉面’等企業的廣告,無法強行屏蔽或刪除。
這一廣告的來源,是新浪剛剛推出的 “信息流置頂推廣”廣告系統。一名新浪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這一平臺主要是新浪微博提供給廣告用戶的自助投放系統,廣告主可以在此平臺中預先充值付費,而計費模式采取CFP、CPE兩種模式。
“CPF模式按照展示次數計費,5元/千次起,0.1元起競價;CPE模式按轉發、關注次數等計費,0.5元/次,0.01元起競價。”據這位人士介紹,由于通過該系統投放的推廣廣告每天只能展示給用戶兩次,所以也采取了競價排名的操作方式,“同樣關鍵詞,出價最高的可以優先展示給用戶。”
與此同時,新浪新推的這套信息流系統還進行精準廣告投放。該人士表示,通過后臺系統,可以看到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域、愛好等信息,企業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后投放匹配的相關廣告。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通過微博投放廣告的整體效果均高于傳統的搜索產品。“對比下來,微博廣告的展示效果比搜索高很多,而且平均點擊價格比搜索廣告要低很多,轉化率在10%左右,是搜索轉化效果的兩倍以上。”
強制推廣引來質疑
雖然商業化步伐急匆匆,而且初具成效。不過新浪微博的這種強行植入廣告的做法,卻引來質疑聲。
未經關注便出現廣告,成了被用戶詬病最多的地方,不能關閉廣告,更讓用戶不滿。“一打開微博,看到的卻是所謂‘微博推廣’的廣告,還不能刪除,不能拉黑,只能看后隱藏。你可以把別人關閉,我們卻無法關閉你的廣告,什么邏輯?”一名微博用戶憤憤不平地說道,而在大部分推廣廣告的轉發和評論內容里,抱怨聲此起彼伏。對于用戶的質疑,部分帶推廣內容的微博則是選擇關閉評論功能,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針對新浪微博的上述做法,社會化媒體研究者文武趙表示,社會化營銷的本質在于對話,但這種單向的強制信息推送的行為,依然沒有脫離傳統門戶廣告的思維模式。“對于社會化媒體的原生廣告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用戶體驗,以不打擾用戶為底線,而新浪在前期不成熟的廣告模式,勢必會對用戶造成傷害。新浪更應該做的是,將推送的廣告信息融入用戶語境之中,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對用戶體驗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