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賬戶的錢被盜了,以后再也不上滿座網”,消費者徐女士對記者郁悶地說道。
去年末,徐女士在滿座網上團購了598元的全聚德全鴨席套餐,后來因為有事沒去,這筆“過期未消費”款就退回到徐女士的賬戶內。1月21日,徐女士想再去團購,但登錄滿座網賬戶后發現,余額都不見了。隨后她查看了消費記錄,在1月13日凌晨,有人用她的賬戶余額購買了40份周黑鴨,記錄上顯示購買者的電話號碼是130××××0799。“我打了這個號碼,沒人接”,徐女士說道。當天,她就打電話給滿座網客服,他們說已經報警了。
和徐女士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并不少,杭州消費者丁小姐20日也發現,自己的滿座網被盜號了,過期退款到賬戶中的100元,被買了4張成都的電影票,購買時間是在1月5日零點。“我打過客服電話,也在微博上投訴過,對方說會處理,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處理好。”
福州消費者楊小姐也是如此,她賬戶內的134元被盜,在1月7日凌晨購買了4張電影票。“向客服反映了此事,對方只是回答會提交技術部門查詢,盡快回復。”
實際上,記者發現,早在去年4月,就有用戶集中反映,因為未消費退款等原因在滿座網賬戶中留下余款,“被”購買了某網站推出的購物卡。
自己賬戶內的余額被盜,用戶們無奈、憤懣,同時他們對滿座網的一些做法也產生了質疑。
質疑一是,為何過期未消費退款為何不能原路退還。“如果未消費退款能直接原路退款,退到銀行卡、支付寶里,而不是強制留存在滿座網賬號內,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丁小姐說道。徐女士也表示,“我本來是申請退回到自己的銀行卡里,他們客服說不可以。”
質疑二是,被修改了手機號碼,原本捆綁的手機竟然沒有收到任何短信通知。“這樣讓人感覺到安全性太差了,幸好賬戶內余額不多,不然損失就大了”,楊小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