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北京,蘇寧易購與紅孩子業務協同后的首次聯合市場活動上,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表示,“2013年蘇寧紅孩子團隊不但不會出現數量上的減員,反而計劃要擴充至3000人左右,全年紅孩子目標將保底實現銷售30億。”
一周前,紅孩子COO陳爽發了一條微博,“又看到朋友們關注我們了,冒個泡:自去年蘇寧并購紅孩子后,2013年我們將在供應鏈、物流配送、客服、平臺建設等方面與蘇寧,特別是蘇寧易購全面對接,目前紅孩子團隊穩定,中高層無一人離職,按照2013年銷售目標,我們還需要廣招賢士,增加一倍的人員數量,謝謝大家支持!”
他們先后回應的,都是外界對于蘇寧易購整合紅孩子不利、紅孩子將裁員的猜測。
曾經母嬰行業電商龍頭由盛轉衰蘇寧接盤
去年9月,正在加速“去電器化”、力爭擴充品類的蘇寧開始了在電商領域的首次并購,以6600萬美元收購紅孩子公司,承接“紅孩子”、“繽購”兩大電商品牌。這一舉動被業界認為是蘇寧的“明智之舉”,認為將紅孩子收入麾下,對蘇寧易購擺脫單一品類,發展全品類電商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將為蘇寧易購擴種品類、帶來女性用戶、提升供應鏈,特別是母嬰、百貨類供應鏈的管理能力。
對于紅孩子,外界則更關注被蘇寧收購之后,能否較快有效地扭轉頹勢。紅孩子曾經連續多年蟬聯母嬰電商銷量冠軍,但近幾年來,與國內母嬰市場蓬勃發展形成對比的是,紅孩子的銷售呈現明顯下滑態勢。
紅孩子成立于2004年3月,最初以目錄銷售模式為主,銷售奶粉、尿不濕等母嬰產品,主要挖掘線下消費者,這種主要銷售模式一直延續到2011年。在最初以目錄銷售為主的三年內,紅孩子一直保持著260%到300%的年均增長速度,迅速躍升為細分行業領袖。
但在隨后紅孩子進行的多次融資中,創業團隊與投資者矛盾頻發,三名創業者相繼離開,到2011年僅剩創始人之一的CEO徐沛欣。同時,紅孩子開始了轉型,正如陳爽曾經談到的,“2008年、2009年在公司發展的高峰期,已經由于互聯網布局的不清晰而給之后的多元化埋下了伏筆。”
2009年初紅孩子確定了四大行業齊頭并進的新戰略,在零售之外還涉足傳媒、物流和金融領域。從2010年第三季度起,紅孩子大力發展線上業務的態勢逐漸明朗,半年后其定位化妝品、食品、家居、廚房用品及保健品繽購網商城上線。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攤薄了其在母嬰這個核心業務上的資源投入。
曾經紅極一時的紅孩子業績開始由盛轉衰。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紅孩子的銷售收入近10億元,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收入均在15億元左右,停止了增長,2012年更是出現嚴重虧損,上市無望。而與此同時,京東商城、當當等相繼進軍母嬰業務,憑借各自積累的強大流量迅速發展,在2010年5月京東就宣布成為中國母嬰B2C行業第一,當當的母嬰類產品銷售也在2011年11月超過了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