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準今日起實施 記者調查發現
今日,中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將正式實施。但昨日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目前仍有網站宣稱可查詢個人信息,有網友表示,由于該標準的實施并沒有具體的細則,因此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效果或打折。而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布了的數據顯示,2012年新增手機木馬及惡意軟件、手機惡意廣告插件347665款,感染手機5.5億人次。
據了解,《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中明確規定在個人信息的收集階段需要具有特定、明確、合法的目的。收集前要采用個人信息主體易知悉的方式,向個人信息主體明確告知。
尤其是不可以直接向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收集個人敏感信息,確需收集其個人敏感信息需要征得其法定監護人的明示同意。收集階段告知的個人信息使用目的達到后,需要立即刪除個人信息;如需繼續處理個人敏感信息,要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明示同意。
調查:近三成惡意軟件收集用戶信息
本報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仍有網站宣傳給錢即可獲得相關個人信息。在一聲稱可“查全國車主個人身份信息”的網站上,記者發現該網站宣傳可詳細獲知車主的“居住地址、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發動機號碼”,并明碼標價僅售130元一套。同時,在該網站上找不到任何ICP備案信息,“客服”也只留下一個QQ號。記者試圖聯系該QQ,但加了幾次都沒有獲得通過成為其好友。而更令記者吃驚的是,一打開該網站,立即就會被安全的正版殺毒軟件提醒記者的瀏覽器首頁被試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