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互聯網是個垃圾場,里面充斥著污言穢語、低俗色情、血腥暴力。這種說法未免有些片面和悲觀,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惡意炒作和負面情緒宣泄,已成為互聯網這一公共話語平臺的沉重負擔,尤其是曲意迎合所謂“網絡民意”而肆意傳播的謠言,更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日前,網上盛傳“山西省委前副書記侯伍杰出獄回家,當地官員富豪列隊歡迎”,一些傳統媒體也競相跟進報道,并配發尖銳評論。但隨后山西省相關部門人士就表示,侯伍杰并非“近日出獄”,也不存在“當地官員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們,爭相迎接貪官‘榮歸故里’,或列隊歡迎,鮮花簇擁,甚至欲以禮炮迎接;回家后門庭若市,其禮遇猶如英雄凱旋”的情況,網上關于此事的報道不屬實。
一則虛假信息為何能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因為它的炮制者準確擊中了網上敏感點。“貪官提前出獄”,“官員和富豪列隊歡迎”,這些標簽化的形象和勁爆的話題,很容易刺激網民的敏感神經,留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尤其是在中央強力反腐的大背景下,這樣的話題想不熱都難。
但事實證明,這個一度滾燙熱辣的話題是個謠言,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傳播網絡謠言的行為,可能轟動一時,卻放出了難以捉回的魔鬼,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