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個蔬菜供應基地昨上線銷售 涵蓋100多個品種
昨日,國內首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上海五鑫農產品交易網上線。今年,平臺還將開出20家實體自營店,價格比傳統模式下便宜兩至三成。
平臺董事長林國介紹,蔬菜從生產基地到最終消費者手上,價格往往已翻了三倍。網絡蔬菜批發市場也就是通過電子平臺,蔬菜直接從全國生產者手中賣給消費者。賣家是各地合作社,買家是市場批發商。平臺收千分之六的手續費。為了保證生產者的微利,平臺內交易數量一般以5噸起售。
據測算,蔬菜流通環節中,生產者的利潤能達到10%已經非常好,產地蔬菜收購商利潤在5%左右,壽光全國集散市場中間商利潤8-9%,江橋蔬菜批發市場的一級批發商利潤18-20%,零售環節利潤35-40%。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產地收購商、壽光中間商以及江橋的大型一級批發商的環節都可省去,成本降低25%。以土豆為例。去年,按照等級不同,市場售價在1.5-2.0元/斤,而通過該平臺交易的土豆,即使到零售環節,價格也保持在0.98元/斤左右。“之所以低這么多,一來是批發成本降低,二來批發商拿到便宜的貨,零售環節的利潤也跟著降低。”
目前,該網絡批發市場與全國各地合作社聯系,建立起28個蔬菜供應基地。昨日開始,28個基地的蔬菜開始上線銷售,品種涵蓋土豆、卷心菜等100多個品種。
不過采訪中,不少合作社負責人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感到新鮮但不知道前景好不好”。林國也坦言,自己做農產品懂行,但做電子商務是“摸著石頭過河”,此次啟動農產品交易網,加上商務樓和軟硬件的投入,已投資1.56億元,“我們親力親為,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充滿信心,至于成不成,也只有做了才知道。”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