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想清楚了嗎?或者說,微軟是否已經做下足夠大的決心?
“我們其實一直想得蠻清楚,但問題在于決心不夠大,力量投入不夠多。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出于微軟對搜索引擎的全球考慮。”2月20日中午,在闡釋微軟剛剛明確宣布的中國搜索戰略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搜索與廣告首席科學家Harry Shum回復了本報記者的一個疑問,即何以微軟花重金打造的搜索品牌Bing自2009年在美國推出后在中國卻一直不見動靜,甚至在歷經三年多后,“必應”的中國搜索市場份額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微軟總部而言,我們一直擔心一個問題,即做搜索總要先打造一個平臺,而不是馬上就每個國家去大力做。”Harry指出:“而要打造一個平臺就等于要先選擇一個國家。當年微軟做的決定是先主攻美國,但到今天,我們自己覺得產品質量已經做到一定程度,全球各個國家尤其是中國是到了一個微軟應該投入更多力量去推廣搜索的時間。”
據微軟當日發布的消息,必應的中國戰略和想象力切入點為中國用戶的英文搜索剛需。除必應外,目前中國尚無其它搜索引擎可以給廣大用戶帶來更穩定的國際互聯網搜索結果體驗。谷歌已于2010年1月轟轟烈烈地宣布退出中國內地,此后雖然內地用戶仍可通過谷歌香港獲得相關英文搜索,但這個服務并不穩定。
據記者查詢第三方機構Hitwise發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8月,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占率為55.81%,360搜索則以10.41%居第二。那么必應所切入的這個市場剛需到底有多大?
來自微軟提供的官方調研數據:目前中國擁有近6000萬對英文搜索存在需求的互聯網用戶。另據iResearch調查,有80%的搜索引擎用戶表明他們需要英文搜索(國際互聯網內容),16%的用戶嚴重依賴英文搜索。
另一方面,由于搜索是一個用戶行為一旦確立即很難改變習慣的服務,在如何撬動中國搜索市占率問題上,必應也將延續其過去三年多在美國市場搶攻谷歌的思路,即廣泛合縱連橫。
“其實2年前我們就曾經和百度合作,將英文搜索結果放到百度中文搜索的結果旁,然后發現用戶反饋不錯,但6個月后我們結束這個實驗,雙方也都學習到了一些東西。”借20日的媒體溝通會,Harry也廣發英雄帖:“現在我們仍然非常開放,中國本土各搜索公司如果要和必應進行英文搜索合作,都可以談。”
差異于谷歌
網頁搜索融合社交搜索結果是一個方向,事實上美國也好中國也好,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