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市民惠女士因為上班沒時間購置年貨,對于樂于網購的她來說,網購無疑是最好選擇。由于快遞發貨問題,承諾的包郵只能自掏腰包,讓惠女士郁悶不已。但這時距過年還有倆禮拜時間,為何快遞公司這么早就停運?
記者走訪了解到,過年期間西安大多數快遞網點處于“歇業”狀態,“春節模式”讓市民網購變得艱難。專家認為,加快快遞業的轉型升級,才能有效解決這一局面。
前:
快遞行業提前進入“春節模式”
1月21日,國家郵政局下發了《關于做好春運期間郵政、快遞服務保障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加強網絡調度和妥善做好客戶服務,確保春運期間郵路和快遞網絡正常運行;每個開辦業務的城市提供營業網點收件和指定區域派件服務,并通過網站和營業場所向社會公布春節期間快遞服務安排。
《通知》發出后,申通、圓通、順豐、中通、韻達等國內大型快遞公司,紛紛在其官網上發表公告,承諾“春節不歇業”,可現狀到底是怎樣的呢?
春節前夕,網上購置年貨的市民惠女士,在與京東、淘寶等多家網上商城的客服溝通后得知,年前一周左右,“四通一達”中的圓通、申通、中通等已經基本不接送發往新疆、西藏、寧夏等偏遠地區的快件了,匯通、韻達等公司也已停止收派發山東、山西、東北三省、海南和西北多省市的快件,而他們正常収件、發件的地區則都主要集中在江浙滬等地區。若想要正常購買貨物,要么自己多掏些運費讓正常營業的快遞公司運送貨物,要么就是等到年后再購買。據記者了解,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年前都提前進入了“春節模式”,只有順豐、EMS等個別快遞還在正常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