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全面比價,面向幾乎所有品類。”這不是某個電商的宣傳口號,而是北美消費電子零售巨頭百思買的新策略。這家公司近日宣布,將于下月推出“低價擔保政策”。
與昔日節日里的“價格戰”不同,這一策略是永久性的。百思買發言人馬特·弗曼斷言,這一政策將終結“展廳現象”。
以500億美元的年收入計算,百思買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企業。但數據顯示,其營業時間不低于14個月的門店,在過去9個季度里,有8個季度的銷售額都呈下降趨勢,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挑戰不僅來自消費需求的萎縮,更來自電商的激烈競爭。而“展廳現象”正是這一困境的寫照,消費者在實體店比較商品的價格和優劣,最終卻在線實現購買。這讓越來越多的傳統零售商淪為了消費者們的“體驗廳”。
百思買列出了龐大的“假想敵”,包括亞馬遜、蘋果線上商店等19家主要的在線競爭對手,百思買承諾其全部產品類別的商品價格將比這些對手更有優勢,以留住消費者,或者進一步在自己的網站實現更多的銷售額。
不過,分析人士對于新政的效果并不樂觀。惠譽國際評級將百思買的長期信用評級從BB+下調至BB-,評級展望為負面。這家評級公司不相信百思買的計劃能阻止市場份額的流失。
“這也許是百思買的最后一搏。”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百思買的策略更多的是無奈之舉,而非解困的辦法。“比價”的方法會引起競爭對手的跟進,而對于百思買而言,低價優勢是很難持續的。“百思買銷售的主要產品是IT、消費類電子產品,而對于亞馬遜等綜合電商而言,這類產品只是他們的小品類產品。即使與百思買展開價格戰,其他眾多品類的產品仍然能夠支持亞馬遜的銷售和利潤。”
羅清啟表示,國內連鎖商的做法是通過在線上實現百貨化,解決線上線下的平衡問題,轉型比百思買更早,而百思買已經錯過了轉型“窗口期”。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