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說正在成為一種現象,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
中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籠統地可以劃分為兩種:其一是靠內容去吸引用戶,然后賣流量變現;其二是購買流量導入用戶,直接賣產品。這兩者之間看似有關聯性,但總是存在著一條鴻溝。因此,美麗說的商業模式算是一次嘗試,它引起的所謂“社會化電商”的潮流已經開始影響其他的領域。
美麗說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通過傳播UGC(用戶產生內容)內容,向其他電子商務網站導流量,有品牌廣告展示和銷售分成兩種盈利方式。有媒體總結這種商業模式的厲害之處:女性(最肥的用戶)+導購(離錢最近)+分享(最好的經驗)+淘寶(最肥的市場)+微博(最火的應用)=美麗說模式。
美麗說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轉化率”,是否能通過有效的傳播篩選出最精準的消費信息,是這種商業模式存在的基礎。
但社會化電商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已經出現不同的發展路徑。美麗說是UGC,但它更依賴那些只占總內容5%的意見領袖,而蘑菇街則是完全的機器導向,沒有人工干預。這就使得兩者的盈利方式不同,美麗說更多的是品牌廣告,蘑菇街則完全依靠交易提成。LC風格網還是編輯導向,它就像是一本在線的購物指南。
因此,美麗說CEO徐易容十分看重社區形態、用戶以及他們所帶來的品牌力量。他認為整個社區的用戶應該分為三層,最頂層是有觀點的意見領袖,大約占5%,主要是靠社區的激勵體系吸引他們;第二層是樂于分享的活躍用戶,大約占20%,主要是靠產品、功能的層面吸引他們;剩下多數底層用戶是圍觀群眾,主要通過網站給它們帶來的價值吸引他們。
“對于美麗說而言這5%的核心意見領袖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們創造的大量優質、有美感的原創內容才能吸引用戶。”徐易容認為大量優質用戶會使社區的點擊增值,一個優質用戶對商品的推薦本身就是對品牌有效的背書。
美麗說在未來會是一個垂直的微博,它產生的內容就是“時尚”,而蘑菇街會更接近淘寶。例如同樣是商品展示頁面,蘑菇街上最顯眼的是“購買”和“求團購”,而美麗說則是“收集”和“喜歡”。
目前,在美麗說上已經有了超過3萬的意見領袖,還有很多的活躍達人,這是美麗說最重要的資本。“他們創造的大量優質、有美感的原創內容才能吸引用戶。”徐易容稱。而對于他來講,如何保持這個群體的黏性是個重要的課題。
社會化電商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商業模式和演進路徑,但重要的是,它給互聯網加入了一個新的思考維度。如今各個領域的社會化電商開始涌現,母嬰用品有寶寶淘,360甚至推出了一個圖片分享類的網站……
但一個很明顯的弊端也開始凸顯,這些導購類網站都過于依賴淘寶。之前傳出的“淘寶封殺”事件已經給美麗說們敲響了警鐘,內容的多樣化已經逐步形成,但變現渠道的過于單一其實很難達到持續的轉化率。
美麗說已經開始嘗試全網營銷,這是非常必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