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瑞咨詢新近公布的2012年中國互聯網年度數據,在去年異常激烈的電商格局戰中,廣東本土電商唯品會闖進市場份額前十名。自此,廣東擁有騰訊電商、唯品會兩家全國電商龍頭。數據還顯示,2012年廣東省1—11月零售網購訂單達9.66億單,遠遠超出第二名江蘇省2.66億單。中國電商中廣東板塊迎來新崛起。
去年,電商行業迎來革命性變局。阿里巴巴宣布交易額破萬億元,電商對傳統渠道的沖擊成為大勢。在此次火熱場面下,廣東高瞻遠矚,搶先成為電商發展的新熱地。不僅推介本土十大電商平臺、百家網上商城、千家廣貨網店,推動萬家工商企業上網觸電,更吸引來阿里巴巴、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國內五大巨頭匯聚廣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廣東省分行也史無前例地聚首為電商發展助力……廣東以“廣貨網上行”為抓手,努力從電商消費大省向電商發展強省邁進。
營造電商發展環境
“‘廣貨網上行’是該省促進流通業轉型升級、拉動內需,實現穩增長目標的重大舉措,希望全省廣大工商企業把握機遇,為廣東名優產品開拓更加廣闊的銷售市場。”在“廣貨網上行”的啟動儀式上,廣東省長朱小丹這樣定義“廣貨網上行”活動。
去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促內銷、穩增長”成為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建設要求。廣東作為傳統制造業大省,制造業銷售渠道面臨電子商務的顛覆;作為全國電商消費大省,電商渠道發展與消費需求出現嚴重“倒掛”。于是,廣東推出以“廣貨網上行”為抓手的“促內銷”的創新舉措:一方面推動本省電商渠道壯大繁榮,另一方面推動制造業“觸網”拓展銷路。
該省朱小丹省長親自修改審定活動方案,協調解決遇到的重大問題;劉志庚副省長擔任活動組委會主任,全面統籌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18個組委會成員單位和省電子商務協會、南方電子商務創新服務中心、網商協會、生產服務業促進會等4家協辦單位按照職責分工,主動作為,有效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沒有現成經驗借鑒等困難,創新工作方式。全省吹響了跨越式發展電子商務的號角。
一時間,“廣貨網上行、促銷穩增長”的廣告見諸大街小巷、網上報頭。在珠江東頭、西頭,各地市紛紛動起來,爭先恐后、順應時機,推動當地電子商務大發展。
1月22日,在“新莞貨”評選結果發布儀式上,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在“廣貨網上行”活動的拉動作用下,東莞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企業達1650家,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超過2萬家。據不完全統計,東莞市網上交易額從前年的1600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800億元,增長近20%.
東莞為此背后的努力不少:借助媒體力量,將一批“新莞貨”在網上打出名堂;召開對接會,推動制造企業與電商聯姻;醞釀出臺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意見和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將電商發展上升至全市發展戰略層面。在“廣貨網上行”的大潮之下,東莞的行動成為全省21個地市借勢發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