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西北郊的嘉定區,近日爆出一大“冷門”:2012年全區電子商務B2C(商家對顧客)營業額占到上海消費類電子商務交易額的三分之一,增速和規模超過傳統“十里洋場”。與此同時,上海百貨業銷售額卻出現了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電子商務的興起正在悄然改變城市固有的商業版圖。
“網購”改變商業版圖
近年來,上海嘉定區吸引了京東商城、新蛋網、凡客誠品等眾多國內知名電商企業。2012年,嘉定區電子商務企業共實現交易額356.4億元,同比(比上年)增長53%。
“互聯網的無地域性,給郊區發展商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嘉定區區長馬春雷說,電商的一個主要支撐就是智能化物流和倉儲系統,而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往往已沒有多余的空地,這恰恰給了郊區發展空間。
B2C巨頭京東商城2011年把華東區總部落戶嘉定,當年就實現銷售額70多億元,2012年增至約150億元,貢獻稅收7000多萬元。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說,京東目前正在嘉定投資建造亞洲最大的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預計于2013年底建成使用,屆時將支撐每年300億元-400億元的銷售量。
電子商務正在改變中國的傳統商業版圖:2012年淘寶、天貓“雙十一”促銷一天的銷售額高達191億元;而浙江義烏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村莊青巖劉村,聚集著來自多個省市的2000多戶淘寶賣家,被外界稱之為“中國淘寶第一村”……
此外,支付寶2012全民年度對賬單顯示,2012年,中國四線城市的網上支付用戶數增長64%,網上支付金額增長68%,增速均超過了一、二線城市。
傳統商場淪為試衣間?
在網絡零售狂飆突進的同時,傳統賣場的業績增速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監測數據:2012年全市55家百貨商店累計實現銷售305億元,同比下降1.1%,出現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其中,2012年上海百貨業單店銷售20強共計實現銷售234.1億元,同比下降0.2%,有11家商場出現不同程度下降,這一數量明顯多于往年,其中有4家商場的降幅超過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