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網絡團購謹防落入隱性陷阱 (1)

網絡團購謹防落入隱性陷阱 (1)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27 19:10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04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披露的《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12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4萬余件。其中,網絡團購成為最新的投訴熱點。據統計,全國消協組織2012年共受理銷售服務投訴3.9萬件,同比增長28.5%,其中網絡購物投訴2萬余件,占銷售服務投訴量的52.4%。

  從去年以來,團購行業就經歷了 “洗牌”,大批中小規模的團購網站已經歇業,剩下的聚劃算、大眾點評、窩窩團、拉手網等團購網站已有一定知名度,總體運營情況較為規范。既然如此,為什么消費者保護組織收到的投訴還居高不下呢?記者調查發現,這是因為部分提供服務的企業設置了不少“隱性陷阱”。

  折扣低了,水分多了

  購買了某餐飲企業“團購套餐”的齊小姐就覺得自己碰到的是“隱性陷阱”:根據團購網站介紹,該企業提供的4人套餐原價888元,團購價188元,包括4冷盆、4熱菜,1湯1點心,“網頁上圖文并茂,熱菜包括一條清蒸鰣魚,湯是老鴨煲,看起來色香味俱全”。但當齊小姐和朋友實際消費時,卻發現清蒸鰣魚只有半條,老鴨煲里的老鴨也只有半只;再看非團購客人點的菜,這兩道菜里就是整魚整鴨。齊小姐與餐廳交涉,卻被告知:“誰說我們虛假宣傳?哪里寫著是整魚整鴨?照片上也不是整魚整鴨呀?”齊小姐向團購網站投訴,對方也表示很難認定“半魚半鴨”就是欺詐。

  折扣大是團購吸引消費者的最大因素。按照團購盈利模式,團購網站靠招攬人氣,向提供服務的企業收取一定的推廣費用或按照團購套餐的銷售分成,而企業靠薄利多銷盈利。但在實際消費中,頻頻出現價格水分、虛假宣傳等問題,給消費者維權帶來很多障礙。記者發現,很多團購券都要求消費者提前預約,有的還設有使用人數和時間的限制。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價格便宜就是要被區別對待”的消費氛圍,從而讓一些消費者在遭遇不公平對待后,最終選擇了忍氣吞聲。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