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剛剛公布新架構和新標識的蘇寧,打出了其新模式下線上線下融合的首步棋,在全國門店及蘇寧易購正式推出3C雙線戰略,力圖在搶奪一二線城市市場的基礎上,快速滲透三四線市場領域。
在此之前,蘇寧用更名彰顯了其徹底轉型的決心,至此“蘇寧電器”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蘇寧云商”。
家電零售巨頭面臨的危機
蘇寧近期的一系列大的調整動作,都是源自其自身面臨的危機,事實上,不只是蘇寧,線下零售業務的萎縮下滑,給家電零售巨頭們以當頭一棒。
盡管蘇寧尚未公布2012年全年的業績數據,從前三季度的情況看,營收達到724億元,同比只增長了7%,而利潤總額卻同比下降了36.54%,為29.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3.52億元,同比下滑31.28%。可比店面的銷售收入下滑了10.11%,期內蘇寧還主動關閉了100家門店,到三季度末的門店總數為1707家,較2011年底減少20家,這是蘇寧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國美的情況則要更糟糕一些,年初國美發布了2012年業績虧損的預警公告,外界并不意外,其前三季度的營收為360.5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約18%,凈虧損6.87億元,毛利率為15.88%,同比去年毛利率下滑了2.97個百分點。屋漏偏逢連夜雨,業績不佳還引發了“國美將出售給百思買”的傳聞,國美電器不得不站出來辟謠,稱這是“別有用心、嚴重損害企業商譽、破壞企業正常經營的惡劣行徑”。
與這些形成對比的是,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根據公開的數據,京東商城的交易額從2011年的34億美元(折合約211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600億元,而京東交易額達到百萬級也就是兩年多前的事。就是蘇寧自己的電商業務蘇寧易購,2012年也實現了同比210%的增長,增速還快過京東的183%。
對比之下,線上業務的潛力可見一斑。事實上,蘇寧、國美涉足電商業務也都有至少兩年的時間,但早期重視度不夠,蘇寧自去年初其提出“去電器化”戰略,將蘇寧易購作為落實該戰略的重要載體,加大發展力度,此前蘇寧易購公布的信息顯示,去年包括收購的垂直電商紅孩子,整體銷售達到183.36億元。但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檢測報告》,蘇寧易購雖然位列國內B2C市場第三,但僅有3.6%的占比,被天貓的52.1%和京東的22.3%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2010年就收購庫巴的國美更是錯失發展良機,直到去年底才行動起來,宣布打造電商新模式,將電子商務視作其未來的核心渠道。在去年B2C的排行榜上,庫巴以1.4%位列第七位,國美在線的“前身”國美網上商城更是十名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