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將進入春運回程火車票搶購爆發期,各類搶票工具也開始遍地開花。1月17日,人民日報旗下即刻搜索推出了“即刻搶票”,它的主要研發者是一位名叫王皓玉的小伙子。去年12月初,他帶領團隊著手研發工作,1月17日,“即刻搶票”正式上線。1月18日,它為用戶成功搶購到第一張票。截至發稿日期,“即刻搶票”已積累了數萬用戶。
研發過程:從個人版到分享版
王皓玉是河北人,在北京從事網絡工程師工作,回家乘公交、火車都可以,買票很方便。按理來說,他不屬于搶票工具的潛在用戶,但他卻是一款搶票工具的主要研發者。
2012年7月份之前,他還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天生是一個火車迷,喜歡乘著火車到處旅游,“高峰期搶票”已成為他的“老大難”問題。于是,他開發了一套個人使用的小工具。
這套工具包括兩個,一個是查票工具,后來成了王皓玉的個人網站;另一個是訂票工具,隨后演變成現在的“即刻搶票”。“沿用了之前的基本思路,但重寫了代碼,是一套全新的系統。”
研究生畢業后,王皓玉進入即刻搜索,擔任商務搜索組工程師。去年10月1日前夕,小組同事正愁回家買不到票,王皓玉向同事分享了這款訂票工具,恰巧被小組領導瞅見了。
“他讓我們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完善,并把它分享給用戶。”當時王皓玉下定決心,在春節之前一定要把產品研發出來。他的研發團隊一共6個人,都是小組內部同事。
正式上線:焦急等待第一張訂單
隨后,王皓玉進入了長達2個月的加班狀態。“一開始是晚上9點下班。項目立項后,就白天黑夜不分了,晚上11點左右下班。臨上線的時候,基本都是零點后回家。”
1月16日,臨上線前一天晚上,王皓玉在對“即刻搶票”內測時,發現用戶提交上來的訂單信息無法顯示車次。“如果問題修復不了,就意味著還需再等一天。”當時,網絡訂票已進入高峰期,12306已經開始預售2月4日的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