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成都高新區于2012年率先發布實施了 《關于加快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意見》、《成都高新區加快移動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全面引導和促進成都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引發全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關注。
而與此同時,一條“海豚”正從美國硅谷遷移“回游”到成都。2012年6月,主打海豚瀏覽器的百納信息公司將總部遷移至成都。這款支持手勢操作、全面HTML5支持的手機瀏覽器正獲得越來越多手機用戶的青睞。
百納信息CEO楊永智大學時便受到了比爾·蓋茨的親自接見。繼百納信息核心產品“海豚”瀏覽器獲紅杉資本和經緯創投千萬美元投資后,來到成都又獲高通戰略投資。
一條“魚”觸發“酷”瀏覽器/
百納信息坐落在成都高新區移動互聯網大廈,走進公司,上下兩層樓共計3000平方米寬敞的辦公場地,各部門百來位員工有序工作,讓人難以想象,這是家發展僅兩年多的公司。從去年3月,公司開始與成都市高新區接觸,到去年6月,公司最終遷至成都;從初來成都籌備總部僅5人的核心團隊,到目前100余人的員工陣容。這家以海豚瀏覽器為主打業務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正以超乎人想象的速度在騰飛。
海豚瀏覽器是谷歌安卓市場上第一個支持手勢操控的瀏覽器。在手機屏幕上,用戶畫出字符“W”,瀏覽器便帶你直接進入到新浪微博;畫出字符“B”,便可以迅即進入百度……2010年,海豚瀏覽器在美國一上市,便引發了業內的關注。發布首月,用戶下載量便達到了25萬人次,吸引了眾多美國商家主動上門商談合作。
說起這款海豚瀏覽器的誕生,還得從一條“魚”說起。一天,楊永智在餐廳吃飯,對桌一老外想吃魚,可中文還沒學利索,便掏出iPhone涂鴉出一條魚。這讓楊永智大受啟發,原來手勢比劃可以此如此隨心所欲,可見交互性上佳的瀏覽器正是最接近用戶的產品。而后,楊永智帶領團隊基于多點觸控技術,開發出這款支持手勢操作的瀏覽器。
而“海豚”名字的由來,則取之于海豚的聰明且易于馴化,而這也契合公司給用戶提供個性化瀏覽器的目標,讓瀏覽器盡可能地聰明、友好、且極具交互性。
目前,除支持手勢操作外,海豚瀏覽器還開發了海豚聲納功能,在海豚瀏覽器下,對著手機話筒說出你想打開的網頁名,海豚瀏覽器便能“聽話”地帶你進入該網頁。而今年伊始,海豚瀏覽器再度推出新版本,支持手機與電腦之間的多屏互動。用戶在電腦上安裝海豚插件,便可將電腦中網頁、圖片、電話等信息數據快速推送到用戶手機瀏覽器上,實現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