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寧波市消保委發布2012年十大消費投訴案例,預付卡、團購等問題再度上榜。這些典型案例是從2012年處理的4000多個案例中挑選出來的,市消保委專家一一進行了點評。值得消費者在今后的消費維權中借鑒。
案例1
健身會所倒閉侵吞會員錢財
2012年5月15日,上百名消費者投訴象山金仕堡健身有限公司在沒有任何告示的情況下關門停業,老板不知去向。
經了解,象山金仕堡健身有限公司當時已有會員2000余名,大多數消費者預繳了3至5年的會員費。
此前,原法定代表人陳某將公司轉讓給湖南籍劉某,因劉某經營不善公司倒閉,劉某不知去向。直至2012年5月14日,房東因金仕堡公司租賃到期未付租金,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該公司健身器材、設施等在價值限額內進行查封保全。
最后在法院強制下,金仕堡公司向696名消費者返還人民幣143.5萬元。
【評析】預付式消費是當前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這類案件中,無論是服務者破產抑或重整,作為一般債權的預付卡可得到的賠償或補償都非常有限。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這種消費方式時還需謹慎。
案例2
網上團購商家“跑路”
2012年3月2日至15日,250余名消費者投訴稱“豆苗物語攝影工作室”關門停業,涉及高額未消費資金。
受理后,該區消保委聯合工商部門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該攝影工作室已于2月28日搬走。由于消費者直接與團購網站進行交易,故從團購網站入手,以約談等手段督促網站履行退款義務,最終實現退款近10萬元。
【評析】目前團購行業立法還不夠完善,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進行網絡團購時,盡量選擇有營業執照、規模大、專業性強的團購網站和經營商家,團購大件商品要謹慎。
案例3
驗房時客廳多出柱子
2009年底,消費者季先生在鄞州中心區購買了一套商品房,2011年底交付驗房時,發現實際房屋與平面圖紙標注相比,在客廳多出了一根柱子,嚴重影響了房屋使用。與季先生相同情況的還有5位消費者,先后向區消保委投訴。
區消保委受理后,與該開發商進行了協調,開發商承認在平面圖上沒有標注清楚是由于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最終6位消費者獲補償人民幣40萬元。
【評析】本案例中,實際房屋套型中比平面圖多出了一根柱子,房屋內實際可利用的面積縮水,房屋整體套型不美觀,在房屋交付時,房產商未告知真實情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房產商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