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插件該不該叫停?最近幾天這個話題引起了口水戰,工信部的表態解除了懸在軟件神器們心頭的一把劍,但這場風波最該反思的是鐵老大:砸了3億元開發的售票平臺動輒癱瘓,禁不起幾個草根軟件的沖擊,“抗擊打能力”實在是弱了點。
這場爭論的焦點一度被放大到公平權。反對者說,搶票軟件是在人為制造不公平的購票環境,破壞了秩序。這種論調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這些軟件對所有網民都是開放的,只要懂得網絡操作,都能跑得快一些,何談作弊?按照反對者的邏輯,網絡訂票本身對那些不懂得網絡購票的人群不公平,那么我們是否該拒絕網絡,回到訂票窗口不眠不休地等待?即便是借助“神器”,能否買到票也要運氣。
一些牽涉其中的公司抱屈說,搶票軟件初衷不為名利,因為程序員中有龐大的回鄉族,用自己的聰明來滿足“剛需”無可厚非。搶票插件的滋生暴露的是多年來春運運力有限帶來的供求矛盾,為了一張小小的火車票,那些遠在他鄉的“游子”們心中有著無奈的鄉愁。
春運搶票大戰依然在上演。據報道,12306網站每天點擊量20億次,但流量巨大不能成為網站脆弱的理由,也不能單純責怪搶票插件“添亂”。無論這些插件存在與否,都會有人空手而歸。更多的分析指出,鐵道部更應從自身找原因,完善購票系統,而不是指責別人并不違法的行為,更不該用行政手段去打壓市場行為。或者說,正是12306的不給力給了搶票神器們生長的空間。(相關報道見B04版)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