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至今,從成立將集團拆分成淘寶網[微博]、淘寶商城、一淘網三家獨立的公司,到將阿里巴巴[微博]分為由淘寶、一淘、天貓[微博]、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組成七大事業群,再到公司業務分成25個事業部,短短的一年半多的時間,阿里巴巴集團完成三次集團架構的重要調整。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對集團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將進行相應調整。新的阿里體系被分為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航旅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聚劃算事業部等25個事業部。承擔阿里集團內的業務整合、拓展任務。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在內部郵件中說道,本次組織變革的方向是把公司拆成更多小事業部運營,給更多的阿里年輕領導者創新發展的機會,希望可以把我們的商業生態系統變得更加透明、開放、協同、分享,更加美好。對于此次阿里巴巴集團架構分拆,外界普遍認為是集團為以后重新上市做準備。
易觀國際[微博]高級分析師陳壽送表示,阿里巴巴在私有化之后的下一個重要步驟就是重新上市。此次業務的分拆和重新組合無非是為未來在香港重新上市做準備。從目前的重組后的結構來看,打包的業務都是電商屬性的業務,圍繞著B2C、C2C、B2B及網絡廣告、數據和云計算等電商各環節。這樣的架構對于未來阿里巴巴在注重商貿的香港市場重新上市無非是相當重要的。憑借這樣的架構,阿里巴巴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港股市場最大一個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