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保險還是理財產品,網上投資正逐漸成為人們熟識的理財方式,隨著各種新投資渠道的誕生,隨之而來的投資收益、資金安全等問題同樣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銀行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網上理財時不能只追求高收益,需要看清產品條款,保護好資金安全。
本報記者 高晨 馬文婷
□事件 銀行網上“買”存款
為避免支付高峰網銀“堵車”,不少網友都喜歡把銀行卡上的錢劃轉到支付寶中完成網購,而這部分錢在支付寶里沒有任何利息收入。日前,光大銀行看上了網購一族支付寶里的余額,在淘寶上開網店銷售一種叫“定存寶”的定期存款產品。
定存寶的期限和定期存款一樣,從三個月、半年到5年不等,最低購買金額為50元。用支付寶中的余額購買該產品后,這部分資金將變成定期存款,享受基準利率上浮10%的利率水平。該產品一經推出,就引來網民的追捧,上線兩個月成交量就達到52772件。
在促銷期間,淘寶網買家購買光大銀行“定存寶”,除享受上浮定存利率外還有1%的返利,以此計算,淘寶平臺的存款利率高于目前央行規定的1.1倍上限。
正因為此,該產品遭到市場質疑,被認為觸碰到禁止“利用高息或者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監管紅線。光大銀行客服人員回應稱,“定存寶”產品的返利是促銷活動期間,淘寶網和支付寶用自己的資源對買家的回饋,并非來自光大銀行,不存在違規操作。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如果銀行在支付存款利率的同時,再去給儲戶其他的一些好處,就有高息攬儲的嫌疑了;但是這種促銷和返券,如果是網站發起的行為,則另當別論。
□現狀 網上理財日漸火爆
在淘寶理財專區,除了光大銀行的“定存寶”外,還有國華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保險的理財型保險產品。一個多月前,國華人壽在淘寶平臺上創下了3天產品銷售破億元的業績。此外,銀行電商渠道的鋪設也明顯加快。
以交通銀行為例,去年8月該行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推出“交通銀行淘寶旗艦店”,這是國內銀行業首度登陸淘寶。其淘寶旗艦店,開放的內容包括:貴金屬、基金、保險、個人及小企業貸款、貴賓客戶服務、銀行卡等6個頻道,用戶可在線瀏覽交行各類貴金屬產品,并通過支付寶下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