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呼吁對網店交易征稅,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商超步步高商業連鎖董事長王填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針對外界質疑其“為自己代言”的說法,王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回應稱:“我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整個實體零售行業在提建議,也希望為全社會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納稅環境。”
3月初,抵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王填提議,國家盡快制定《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呼吁加強網絡購物監管,依法對網店征稅,改變當前網絡購物普遍“不開票,不上稅”的狀況。而對“小本經營”的網店,則予稅收減免。
無獨有偶。全國政協委員、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也幾乎同時提出,建議稅收部門研究電商的征稅方式,從制度層面規避偷漏稅行為。由此,兩位代表、委員“征電商稅”的建言被眾多淘寶賣家及電商指為“公器私用、打擊對手”,為自己代言。
王填稱,據多家媒體報道,馬云2012年12月4日宣布,截至2012年11月30日晚9點50分,其旗下淘寶、天貓兩大平臺的交易額年度突破1萬億元。按照實體店的繳稅比例,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等各項稅種加在一起,納稅的比例大概在4.5%左右(根據企業的情況有細微的不同),也就是說如果實體店產生1萬億的銷售,需要納稅450億左右的稅。按照部分電商已經納稅或需要減免的稅額,漏稅數額也依然巨大。
“這對實體店十分不公平,我是代表近1億零售業從業人員提建議。”王填說,網站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國家的宏觀政策,國家最初采取的是“放水養魚”的政策,但現在網店的數量、規模及交易額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變成了一群“鯊魚”,卻不受到任何規則的約束。電子商務也應該有相關法律來規范和保護,否則無法健康有序發展。
咨詢過相關政策法規的王填說,國家沒有法律規定網店可以不納稅。為促進解決就業,扶持個人創業,王填建議對生產經營規模較小、月銷售額低于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月銷售額5000元—20000元)的個人或者合伙網店,當月免征增值稅(營業稅)。
對此問題,一些業內人士建議,考慮到對中小企業、對個人創業的支持,在對網店征稅時應該按營業額分檔次征收,對營業額較小的設立免征額,而不是一刀切。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正式公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將從4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使用網絡發票。王填認為,這只是一個開始,相信還會有更完善的征管手段來保證不同實體、不同銷售主體的利益,確保公正賦稅。“每一筆交易在網上支付時都會有記錄,可以根據支付平臺記錄自動產生電子發票,維護消費者、經營者和國家三方權益。”
另據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8日透露,2012年,中國網購額已超1萬億元。據此推算,網購占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經達到5%左右。而在2003年,中國網購交易額約為7.9億元。2007年,網上交易總額仍不到300億元,占當時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還不到4%。(完)
(責任編輯: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