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娛樂圈近年來頻繁“反假唱”,但這類現象屢禁不止,而且包裝得越來越隱蔽。“3·15”之際,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業人士,揭秘假唱不絕的原因,并支招如何鑒別假唱。
【現狀】
商演晚會成“重災區”
“可以說99%的歌手都曾經假唱過?!备枋謴埿写饲霸诮邮苊襟w采訪時,曾大爆假唱現象在圈內司空見慣。一位參與過多臺電視晚會的商業演出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歌手的專場演唱會和音樂節基本不存在假唱現象,但電視節目、晚會和“拼盤”的商演才是假唱“重災區”。究其原因,不外乎“演唱者唱功不足以支撐真唱、演唱者和經紀公司的態度問題、主辦方硬件設備不行或者存在突發狀況”。
該業內人士對記者說,歌手在電視節目、晚會上假唱,多是主辦方為保證效果提出的要求。“如果演唱出現瑕疵,播出來會很不好看。尤其是唱跳型歌手,邊跳邊唱會導致氣息不穩、節奏跟不上?!敝劣谝恍┦燮钡纳虡I演出也存在假唱現象,這也與主辦方預算不夠或者與歌手頻繁趕場有關?!叭绻娉?,歌手起碼得提前一天到現場走臺、試音。很多演出,歌手都是當天來當天走,一方面主辦方為了節約住宿費,另一方面歌手也想多跑場子掙錢。”
【鑒別】
走音也不全是真唱
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假唱被包裝得越來越具隱蔽性,歌手戴耳麥、樂隊假模假樣“現場伴奏”。如何鑒別這樣的“技術性假唱”?因點評歌手唱功、揭露包括央視春晚在內的眾多假唱行為走紅的網友“梁歡”和“耳帝”,就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方法1:看嘴型
判斷演唱者的嘴型和聲音能否同步,是辨別假唱最基本的方法。連嘴型都對不上屬于最不入流的假唱,這通常出現在電視晚會上,以一些經驗不足的演員、主持人為主。“耳帝”認為,這種廣大老百姓辨別真假唱的方法,準確率為30%。比如去年金鷹節的頒獎晚會上,佟麗婭和陳思成合唱了一首《遇見》,兩人根本對不上口型,結果惹來網友集體吐槽,事后佟麗婭還發微博道歉。
方法2:聽音質
“很多說‘唱得這么難聽一定是真唱’、‘都走音了一定是真唱’,這樣的思路是不正確的。”“耳帝”稱,比對嘴型稍微高級一點的假唱,歌手會在演出前重錄一版“可能走音、大喘氣甚至難聽”的版本,給人以“真唱”誤導。對于這類假唱,就要判斷音頻是現場的還是錄音棚的,“梁歡”說:“比如聲線的過電感,近距效應,口氣的捕捉細微度,頻率線的統一等等?!比ツ陾顑缭诤闲l視跨年演唱會上“慘不忍聽”的演唱《愛的供養》,就被扒出其實是錄制好的“瑕疵版”,而2009年韓庚在SJ香港站演唱會上翻唱《背叛》時,也被揪出存在修音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