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道部面臨撤銷之際,攜程的火車票網絡預訂業務重新啟動,票源來自從事車票代購的鐵友網。不過記者體驗發現,由于無法及時購票,而且附帶“購買保險”等條件,車票代購不一定比自己通過鐵路12306網站購票合算。
近日,攜程試水“鐵保行”業務,推出含高鐵動車票和交通意外保險的新型旅行產品,將提供高鐵動車火車票的在線預訂業務。其實,攜程此次是重啟該項業務。 2011年7月,攜程網收購久久票務網(現“鐵友網”),并開始通過該網站進行車票預訂業務,之后京東商城也開展了網絡預訂業務。但去年4月初鐵道部發布公告稱,12306網站是直接銷售中國鐵路火車票的唯一專業網站,鐵路部門沒有授權或委托任何其他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旅客在其他網站訂購火車票,其身份信息和資金安全,鐵路部門不承擔責任。公告發出后,攜程的該業務“因技術問題暫停提供服務”,同時京東商城也暫停了火車票代購業務。
[記者調查]
體驗:代購不一定優于自己購票
記者昨日體驗了一把攜程的火車票預訂業務。在攜程登錄后,在“火車票”欄目查詢,頁面上會顯示出相關車次,但不像12306網站那樣會詳細顯示余票信息。下單后,系統表示,會在2小時內確認是否預訂成功,最晚于次日中午13時前以短信通知。預訂成功后需要旅客到火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或客票代售點自行取票,暫無配送服務。但在攜程預訂車票雖然不需要支付“代購費”,但同時需要購買一份20元的交通意外保險。
記者經過比較體驗發現,如果旅客熟悉鐵路官方的網絡購票,代購不一定比自己動手合算。
首先現在的網絡代購都無法馬上確定車票是否會預訂成功,同時還要支付“保險費”或者少量的“代購費”,而鐵路現在已經取消了票價中的強制保險費用。如果熟悉鐵路官方網絡的購票流程,一張車票基本可以在幾分鐘內搞定,而且也只要“點點鼠標”。
不過,由于12306網絡功能、服務等并不完善,代購網站依然受到一部分商務旅客青睞。一名網絡代購從業者表示,網絡代購的顧客主要是商務旅客,常常出差,覺得自己購票麻煩,而且對于一些緊俏的車票,代購網站對購票流程更加熟悉,搶票成功率更高。這些商務旅客認為只要購票方便、成功率高,成本適當增加無所謂。
網絡代購“快遞費”變為“保險費”
早在2009年,網絡代購就開始出現。當年支付寶和當時的久久票務網合作,開始網絡代購業務。旅客只需查詢所需的火車班次,選擇火車票類型和購票數量后,就可以直接通過支付寶付費。網站會在2小時內通知用戶是否代購成功,代購成功的會在48小時內送票上門,而代購失敗的則會在規定時間內全額退款。此后,趕火車網等一些網站也加入網絡代購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