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臨之際,昨日上海市消保委針對商家的促銷行為,發布了《上海消費市場促銷行為效率、公平、可持續性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還指出了電子商務、超市百貨等五大行業的促銷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一消費者按要求向保險公司提供了銀行賬戶信息,但他還未決定是否購買保險產品,此后卻被保險公司扣款數月。
網購促銷存諸多問題
調查分析“一年中消費者到底購買了多少促銷商品?促銷活動促使消費者多購買了多少商品?”時,71.84%的消費者表示,其每年20%以上或更高比例的商品是通過促銷活動購買的。62.66%的消費者因促銷活動而比平時多買了21%以上的商品,其中4.9%消費者會多買60%以上。
在對“您為什么會參加商家的促銷活動?”的調查中,81.08%的消費者選擇“劃算”,9.65%選擇“好玩”,9.27%選擇“其他”。
在網絡購物方面,網絡購物促銷普遍存在發貨遲緩、售后服務不到位、商品與促銷宣傳不一致、退換貨條件苛刻、物流配送跟不上等諸多問題。消費者對電商企業標稱的“商品原價”和“促銷價”持懷疑態度,缺乏足夠的信任感。
電訊被指“泄個人信息”
昨天,報告還調查了消費者參與網絡購物、超市百貨、銀行保險、電訊、旅游五大行業促銷活動的滿意度,以及這五大領域促銷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