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還沉湎在盛大起點風波的舊聞中,那么,你真的就過時了。筆者所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百度正在招安這些出走的起點編輯,并高薪挖角起點作者,企圖構架自己的網絡文學網站。這不僅僅是抄了盛大文學的后路,更是抄了很多文學站的后路——處于上游的百度直接坐地消化流量了。
搶人大戰 針對起點
從2月底開始,百度旗下多酷網開始在各大文學論壇大力招募作者、編輯,并預告PC版的多酷文學網站將于4月底上線。目前PC版的多酷文學網站還只有內測的內容發布系統,正式上線后將與手機版的數據打通。據悉,一周內多酷的作者從零增加到2000人。
而多酷方面公布的作者簽約合同顯示,其大幅讓利作者,而且矛頭直指起點。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1,百度將8成的收入給予作者,并快速支付稿酬。而起點等文學站的分成比例往往為五五,作者還需甚至等六個月才拿得到錢。2,百度獲得的僅是作品的互聯網和無線版權,游戲、圖書、影視、漫畫改編權仍歸作者,作者可自行銷售。而在起點,大部分作者的圖書、游戲等版權都歸屬起點。
除此外,最吸引作者的是,百度會利用手中的資源為作者和作品提供推廣。在PC端,簽約作品在貼吧、百度閱讀、百度多酷原創、文庫、百科、知道上可以直接搜索置頂。手機端則在百度多酷書城、貼吧、文庫中直接置頂。目前,百度多酷正在制定接口策略和技術開發。
從政策的制定來看,百度多酷確實做了針對性的規劃。知名文學網站上“大神”級別寫手的資源很難撬動,百度則通過更友好的分成、版權模式拉攏二三線的寫手歸順,先積累作品量,再談更深層次的經營擴展。
百度扼住盛大文學喉嚨?
百度似乎是抓住了天時——恰巧起點的管理層及作者動蕩,恰巧許多中小作者們對分成過低和版權都被剝奪而怨憤。但僅僅是恰巧嗎?筆者不想去分析百度是否陰謀腹黑,而只是試圖厘清百度的思路以及此舉對盛大文學等的影響。
1,我們須搞清楚,這一事件中的主角多酷與百度是何關系。多酷運營公司名為百度移信,2011年8月成立,百度與NTT docomo是其創始股東,雙方分別持股80%和20%。多酷是一個品牌,下設“百度多酷游戲中心”、“百度多酷書城”,“百度多酷下載中心” 三個業務平臺,面向移動端用戶提供手機游戲、手機小說、手機音樂服務。其中多酷書城的文學內容來自自建和第三方合作,主流的文學網站都是其合作伙伴。目前多酷的主要流量入口是手機端百度網頁搜索的“小說”、“游戲”和“下載”選項。
2,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文學在百度整體盤子中的重要性有多高、投入有多大。公開資料顯示,多酷創立之時共獲得了1.125億美元(約合7億人民幣)的投入,這不是一筆小錢。3月初,百度挖來原7k7k總裁孫祖德擔任多酷CEO,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變動。百度在網絡文學上有野心嗎?顯然有。百度2011年推出文庫,其主要吸引下載的內容便是文學,上線短短時日,流量和影響就完全秒殺其他文學站,隨后,文庫卻深陷版權糾紛中。雖然,百度受過傷,但網絡文學需求很大,符合百度的中間頁戰略。而百度調手機及PC端所有入口推廣作者作品,更顯示網絡文學這事在百度內部的重要性。所以,綜上分析,網絡文學之于百度是一個戰略級的業務。
那么,站在流量上游的百度真的會對盛大文學以及其他文學站產生影響嗎?筆者分析如下:
1,百度顯然是扼住了盛大文學的喉嚨。首先,百度利用盛大文學風雨飄搖,高薪高福利撬走起點的寫手們、編輯們、管理層們,建立網站的品牌和口碑,繼而進一步撬走盛大文學旗下其他網站的寫手們。最終,盛大文學是不是可能就一夜間如大廈呼啦啦倒下了呢?其次,百度利用一切資源推廣自己寫手的作品,流量自我消化,這勢必會減少對盛大文學的流量導入。上述兩個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2,百度會對其他文學站產生影響,但短期內影響不大,長期看影響則是致命的。短期內,百度的主要策略是拉攏小站,打擊大文學站(起點),所以,對小站們的影響應當不大。但長期來看,當百度已經將最重要的流量導給了自己,小文學站還有戲嗎?很簡單的道理,如果起點這樣的網站可能30%-40%的流量來自百度,那么,小文學網站來自百度的流量可能就高達70%-80%。
最后,補充兩個細節:1,筆者就此文章試圖聯系多酷負責人,其卻最終選擇不正面應對。2,筆者電話盛大文學的掌舵人侯小強,其一聽是跟百度有關,便低調地說自己不清楚此事,并稱在開會。
筆者相信,當事雙方顯然都知道有一場硬仗要打,只是,這一仗,對百度是擴疆增產、令合作文學站不滿而已,對盛大文學則是生死存亡之戰。
雖然對百度的執行力并不感冒,但我仍舊要問,侯小強,你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