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總體來說,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資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優勢,對商業銀行將產生全面性、系統性和持續性的沖擊。在銀行業新的競爭格局下,商業銀行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競爭。
總體來說,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資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優勢,對商業銀行將產生全面性、系統性和持續性的沖擊。在銀行業新的競爭格局下,商業銀行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競爭。
第一,要改變傳統經營模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支付產業的重心日益從金融主導的清算結算,向非金融主導的數據增值業務方向轉變。據了解,美國已出現了“純網絡銀行”,無網點、無ATM,節省人力與機器維護成本。我國的保險、基金、信托也一改過去依賴銀行的銷售渠道,轉而把渠道重心轉移到網絡平臺,不設分支機構,完全摒棄了保險行業傳統的銀保、人海和電話戰術,從產品需求到服務流程都依托于互聯網,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精耕細作的業務模式。因此,傳統商業銀行要迅速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建立自己的網絡運行模式,才能保證在與科技企業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應加強數據積累和挖掘。數據將是未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ヂ摼W、電子商務等新興企業在產品創新能力、市場敏感度和大數據處理經驗等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小貸金融服務所取得的成功,已經顯示出基于大數據分析能力的競爭優勢。雖然銀行對于傳統的結構化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處于領先水平,但除了結構化數據外,其他數據無法進行分析,更談不上對多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銀行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嚴重不足。因此,商業銀行應將大數據體系和信息化銀行建設作為未來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重點關注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建設信息化銀行。
第三,要加強和互聯網等平臺的合作?;ヂ摼W金融與傳統銀行業是對手也是伙伴,商業銀行要加強與互聯網社區、電子商務等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獲取更多的用戶行為信息,從而開展大數據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中學到很多東西。商業銀行需要鍛煉在電子商戶的支付交易上數據挖掘的能力,在信息數據處理上,互聯網公司有天然優勢,在這方面也是最好的老師,銀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推出各種金融產品和交易組建自己的數據,建立分層次的客戶數據搜集、積累、挖掘和運用機制,從而不斷適應并創造客戶需求,占據競爭的制高點。
面對互聯網金融來襲,商業銀行只有迅速實現戰略轉型、調整業務結構,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新興業態等,才可以在規避劣勢的基礎上,通過戰略轉型和業務轉型促進自身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