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長遠來看互聯網電視作為家庭娛樂中心,巨頭扎堆進入已經成為必然,另一方面市場尚未成型,也沒有形成一定套路,利用各自優勢通過不同路徑展開布局,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類似手機的激烈競爭。
從國慶節前至今,360、百度、小米、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在移動端入口的爭奪上劍拔弩張,甚至頗有些“不擇手段”的意味。
不過相比起智能手機戰場,最近互聯網電視在經過了上個月的熱潮之后有所降溫,而隨著產品的逐一發布,各大公司在電視端的布局也逐漸清晰。
一方面除了先行者樂視,百度、阿里、騰訊、小米乃至360等也開始利用各自優勢以及對互聯網電視的理解,開始從不同的路徑對互聯網電視進行包抄,另一方面,先行一步的公司卻感嘆生不逢時。
百度明修棧道 360暗度陳倉
小米和樂視的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模式已經被充分解讀,相比之下百度和360等公司的路徑更耐人尋味。
近日百度悄然上線了tv.baidu.com頁面,頁面顯示,百度即將發布一款“百度電視云”的產品,將整合視頻、音樂和圖片內容,據悉發布時間為10月中旬,今年5月,百度曾發布百度云TV版APP,用戶可以將內容上傳或添加到百度云并在電視上播放。
另有傳言稱百度將與廣州歡網科技合作開發機頂盒或智能電視芯片,歡網科技是四川長虹與TCL多媒體技術公司合資組建的一家公司,為電視廠商提供視頻內容。
此前百度旗下愛奇藝已經與TCL聯合發布TCL愛奇藝電視,而后又推出了硬件產品百度影棒,加上即將發布的百度云,百度已經形成了終端+配件+軟件的陣營對智能電視進行合圍,一方面將視頻內容進行輸入,一方面打通移動終端和電視屏幕,同時激活百度云,繼而將用戶引向其他互聯網服務。
未來百度是否還將推出其他電視端互聯網產品尚未可知,不過百度公司內一句“先開槍后瞄準”的標語暗示了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布局思路,百度的三發槍子兒或許只是前奏。
在這一步上百度走在了360前面,不過上月快播推出電視盒子“快播小方”,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現身發布會,而就在當天下午騰訊宣布戰略投資搜狗,而360主辦的互聯網安全大會也召開在即,周鴻祎此時抽身為快播站臺,也給人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360與快播淵源頗深,在2009年雙方就曾合作推出安全套裝,今年7月,雙方合作推出了內置快播插件的“影音瀏覽器”,周鴻祎在現場對網易科技表示,360一直在關注互聯網電視,此前已經推出了360電視衛士。
據了解,今年8月360曾和一家互聯網電視盒子廠商合作內置360電視衛士,盡管此次與快播并未進行合作,不過360對電視盒子的野心已經初露端倪。相比起硬件起家的小米,缺乏硬件基因的360直接推出電視的可能性并不大,而通過與盒子合作,從安全切入復制PC端的成功路徑對360而言或是最穩妥的解決方案。
此外,阿里采用了與創維合作推出電視硬件,將阿里云OS整個置入到電視中,這樣阿里可以實現對軟件的全盤控制,硬件廠商僅負責制造。而騰訊則試圖通過易訊與樂視的合作試探互聯網電視的熱度,并將QQ空間等軟件服務率先移植到電視端。
小米成眾矢之的 遭明槍暗箭“秒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幾家都在宣傳攻勢中將矛頭對準了小米。
9月5日小米電視與小米3一同發布,47英寸3D電視售價2999元,隨后阿里與創維合推的“酷開”電視將42英寸青春版的售價定在了2999元,發布會上創維稱小米電視是兩年前的方案,屬于“石器時代”,同時推出的電視盒子“酷開天狗”也將自己定義為“盒子終結者”,暗示將終結小米盒子。
而從此前發布的百度云TV版用戶反饋情況看,該產品并不支持小米盒子,官方給用戶的回復稱“新版規避此問題”的說法也模棱兩可。
快播“小方客廳電腦”的發布會上,周鴻祎堅稱這款產品不應該叫電腦而應叫“盒子”,并稱一定能賣過XX盒子,360與小米并不交好,這個XX盒子的暗指顯而易見。
在昨日的樂視S50超級電視發布會上,樂視致新副總裁梁軍稱46-47吋是目前電視市場的最主流中等尺寸,明年將向48吋-50吋發展,意指47吋的小米電視將很快過時。同時樂視用“極窄邊”來形容4.5mm邊框,并對小米8.4mm的“超窄邊”進行了暗諷,50吋的2D版S50售價2499也突破了此前小米的“低價神話”。
同時樂視發布會當天小米宣布電視開始預訂,現場有嘉賓猜測,樂視選擇在當天發布也有著濃重的挑釁意味。
有意思的是樂視的第一臺互聯網電視X60在今年5月份推出,比小米早了4個月,不過并未成為炮轟對象,同時也并沒有互聯網公司拿傳統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作為參照。
記者在與現場嘉賓的交流中提到樂視和百度等公司的互聯網電視產品,該人士稱“早就有人做了”。
先行者感嘆生不逢時
今年7月Google發布了電視棒設備Chromecast,不到兩個月百度就推出了類似產品百度影棒,不過事實上快播在2012年底就已經推出了功能近似的產品“快播大屏幕”。
不過這一步搶先并沒有讓快播占到太多便宜,在經過大半年的堅持后,快播決定將精力全面轉向盒子產品“小方客廳電腦”,快播大屏幕的官方微博也已經改成“快播小方客廳電腦”,快播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推大屏幕產品。
快播市場部門人士表示,目前Chromecast和百度影棒在功能上和快播大屏幕相差并不大,但是去年底推出的時候市場并不成熟,沒有小米、樂視盒子之類的產品出來教育市場,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很模糊,現在市場認知度比一年前好得多,百度谷歌推同類產品恰逢其時。
在一家傳統電視制造企業負責智能電視業務的孫杰(化名)表示,百度現在做的電視云、愛奇藝做的內容輸出等模式也早就有人嘗試過。去年4月公布的聯想PC+戰略中就包含整合了“樂云服務”的智能電視,用戶可以將內容存儲在云端并通過電視播放。去年5月份聯想首款55吋3D智能電視K91上市,已經包含了現在主流互聯網電視的高清點播、智能應用等功能,不過當時售價為13999元,而樂視60吋電視X60售價僅為6999元,僅為其一半價格。
而點播的形式此前歡網也曾作為內容提供商與電視廠商合作推出,用電視機點播看大片并不新奇。
先行者反而沒成功, 并非僅因為價格,而是包含多重因素:
1、市場認知。樂視盒子和小米盒子都在去年底發布,而在今年3月小米才正式解決牌照問題正式上市,在經過半年多的推廣后用戶才對電視盒子和互聯網電視乃至電視棒等產品有了相對清晰的認知,同時先行一步的硬件或IT廠商并不擅長通過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單打獨斗很難打開市場;
2、內容質量與版權。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彭剛表示,去年乃至前年推出的智能電視并不缺乏影視劇資源,但是并沒有一個規范的來源,在片源質量、產品體驗和版權問題上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導致用戶接受度不高,而小米盒子也曾一度因播控牌照問題擱淺,目前樂視、小米和快播均與CNTV旗下未來電視合作;
3、傳統廠商思維。傳統電視廠商對產品的成本和利潤有著嚴格的要求,由于缺乏成熟的互聯網業務支撐,他們并不愿意拋棄硬件利潤。
合縱 VS 連橫:有點底氣有點懸
除了樂視和小米選擇縱向打通產業鏈的模式外,百度、阿里等公司均選擇了與傳統硬件廠商合作的“連橫”戰略。
梁軍對這一模式持保守態度:“你很難想象兩家公司的研發人員坐在一起討論一件事,在商業上很難講通。”
一名電視行業人士表示,傳統廠商有多條電視生產線,他們更希望幾款旗艦產品帶動其他產品銷售,而不是把精力都投入到一兩款互聯網電視產品中,而互聯網公司則希望合作的一兩款產品獲得充分的支持和銷量,這兩個邏輯是相悖的,硬件廠商的出發點是要賣更多的電視機,而內容提供方的出發點是要賣更多的服務。
彭剛認為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電視廠商做電視的區別在于商業邏輯,互聯網公司關注的是用戶購買電視機之后所接觸到的互聯網服務,而硬件廠商做智能電視更多的是對互聯網公司入侵電視行業做出的反應,他們關注的是用戶是否購買電視機,互聯網服務對他們來說是投資行為。
而傳統廠商則對互聯網公司的硬件能力和定位產生質疑,孫杰稱,目前來看電視的主流消費人群年齡偏大,他們更習慣通過傳統賣場去購買,對這部分人而言,互聯網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而樂視、小米等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就算消費的都是年輕人,但是買回去以后使用的可能仍然是和互聯網距離較遠的中老年人群。
一方面長遠來看互聯網電視作為家庭娛樂中心,巨頭扎堆進入已經成為必然,另一方面市場尚未成型,也沒有形成一定套路,利用各自優勢通過不同路徑展開布局,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類似手機的激烈競爭。
移動互聯網的盤子遠遠超出了手機和平板等設備可以承載的范圍,電視將是噴薄而出的互聯網服務的下一個載體,對樂視、小米等公司而言,在BAT們真正大開殺戒之前行動越快扎根越深就越多一份機會,而對巨頭們來說,在手機上核心業務的沖突有一天或許也將在電視上重演,互聯網電視的真正的大浪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