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永遠不缺話題。“高百免費導航大戰“8月底開打,到10月份,看似已經熄滅的戰火或將重新點燃。近日,有媒體報道百度已經對高德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高德則提起反訴。兩家體量差異巨大、原本并無交集的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狹路相逢,再掀風暴。
與百度相比,高德是互聯網新兵,但在導航地圖領域,高德卻是真正的前輩:無論是技術實力、市場占有率還是品牌口碑,都占據優勢。當其邁進移動互聯網,悄無聲息地獲得3億裝機量后,就成為橫亙在百度LBS征途上一只繞不過去的攔路虎。
更糟糕的是,老虎正在長出翅膀:今年5月,阿里收購高德28%的股份,成為高德的大股東,強大的電商平臺與全面的地理信息數據的打通,為O2O的全面鋪開布下了重要的棋子。有業界評論:“阿里高比阿里浪的想象空間更大“。此時,BAT三家中,騰訊以橫空出世的微信首先獲得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阿里有了高德和新浪微博,移動布局穩步推進,只有百度因移動端表現乏力,股價徘徊不前。直到今年7月以18.5億美元收購91,百度才算真正建立了在移動端的橋頭堡,而作為百度移動戰略排頭兵的地圖和導航,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支援下,也進入到網民的視野。
跨界競爭讓兩個原本行駛在不同軌道上的公司迎頭相撞。今年8月28日,雙方相繼宣布導航免費,高德董事長成從武直斥“百度導航不專業“,引爆媒體。高德導航也由此上榜蘋果app store免費下載第三,僅排兩個游戲app之后。高德的互聯網化,在阿里入資和對陣百度的喧囂中推動了一大步。百度也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高德告上法庭,這也是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首例訴訟。
有人戲稱,3Q大戰后,官司是中國互聯網的第一驅動力。中國互聯網從單純的產品競爭,進化到“資本競爭和法律競爭“的高級階段。從2012年被韓寒起訴侵權敗訴,到今天起訴對手,百度的法律技巧,也在多次原告和被告角色的轉換中日臻成熟。坊間傳聞,百度內部還設立了專項獎金,獎勵法務部門發起訴訟。動用訴訟牽制對手,固然是聰明的手段但是導航和地圖是專業工具類APP,其精準和可靠性才是用戶最關注的點。而擁有專業三甲測繪資質、數據自采的高德導航和地圖,在產品競爭層面,無疑底氣更足。
目前來看,訴訟似乎并沒有影響高德往O2O邁進的步伐。從近期媒體報道看,高德地圖最近很忙。天貓雙十一活動,宣布與高德地圖深入合作,在地圖中開辟雙十一專區,用戶可搜索最近的天貓店并享受折扣。另外,高德與新浪微博的合作也在深化,將”waze“模式引入國內,借助用戶發布的信息,來幫助高德地圖不斷豐富地圖數據層本身,如地圖的POI信息甚至是道路信息等。阿里+高德+新浪微博的跨平臺同盟,對于百度的威脅仍在增加,這恐怕也不是一場訴訟能夠逆轉的態勢。
據悉,年初與高德接洽資本合作巨鱷也包括百度,讓人不由得感慨互聯網圈子里敵友身份的變幻、愛恨情仇的轉化何其迅速。高德選阿里棄百度,也是合情合理。畢竟,百度自己的地圖業務與高德既競爭又無優勢,阿里卻能讓高德的位置信息與電商信息嫁接,雙方互補性更強,想象空間更廣闊。而對于網民來講,廠商之間的喧囂競合,模式之爭,都過于遙遠,未來,誰能讓他們用地圖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便利和實惠,他們就會為誰站臺,這才是對百度和高德最實質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