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馬云改變了銀行 互聯網金融再爆發

馬云改變了銀行 互聯網金融再爆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8 11:23  瀏覽次數:30
  馬云曾說過一句霸氣的話“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我堅信這一點”。如今馬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他改變了金融機構對互聯網的看法,迎來了互聯網金融的再次爆發。
 
 
  繼6月13日支付寶聯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并于10月高調宣布收購天弘基金51%股份后,隨即百度推出了 “百發”,緊接著新浪推出 “微財富”。在此之后,微信聯合人保財險、360與易方達、蘇寧易購與匯添富和廣發基金合作等消息接踵而至。
 
  面對互聯網巨頭們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部門一直采取認可和鼓勵的態度。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央行對互聯網金融采取支持發展的態度”。周小川對互聯網金融保持樂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互聯網銀行業已發展多年,擁有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二,央行已基于互聯網的第三方支付正式發放牌照,對其可進行有效指引。
 
  金融是互聯網企業的機會
 
  首先從互聯網金融當前的用戶群體來看,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用戶,并非傳統金融機構的主要用戶,這部分用戶主要是剛成長起來的80后,他們更習慣使用互聯網,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如何通過他們喜歡的方式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對互聯網金融創業者而言或許是一個機會。
 
  其次互聯網金融的機會主要在中小企業,據調查貢獻著中國60%GDP的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服務卻不到金融服務總量的20%。因為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不管是服務一個大企業,還是服務一個中小企業,他們的信評和風控成本都是相同的,故服務海量的小企業只會造成傳統金融機構的成本增加。同時,從風險角度出發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保障性不強,所以傳統金融機構慢慢的放棄了這塊市場。而互聯網企業擁有著海量的數據資源,完整的記錄了用戶的訪問路徑和用戶習慣等各種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有效降低信評和風控的成本,這一優勢正是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的不足。
 
  馬明哲也曾表示“對金融業來講,99%以上的金融機構都是金融互聯網。金融機構將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其結果就是改良型、改善型,但是肯定不是顛覆。”這一切都說明了金融對互聯網而言是個機會。
 
  互聯網金融現階段是否需要監管
 
  相較于制度成熟完善的傳統金融業來說,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尚處于初步的探索與發展的階段,監管體系遠不夠健全,仍存在諸多風險隱患,諸如市場風險、技術風險、信用風險等。那么由誰監管、怎么管將是所有互聯網金融從業者關心的問題。
 
  筆者認為適度監管即可,無需一刀切。因為創新往往是來自于“不守規矩”,過多的干預只能是障礙互聯網金融的創新。
 
  同時,互聯網文化是平等、自由的,如果你的產品不好用戶本身就會拋棄你,在這個市場里用戶可充當著監管的角色。
 
  傳統銀行面臨創新窘境
 
  “其實銀行也想創新,也想參與互聯網金融的變革。但是出于保守、嚴謹的銀行宗旨,只能處于跟隨狀態,待互聯網金融成熟后才考慮完全加入,利用銀行的客戶資源、產品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也不遲”工商銀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如是說。的確如此,傳統銀行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保守、嚴謹的印象,否則也不能獲得信任、和大量的現金儲蓄,如果硬要創新甚至還會面臨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銀行要想創新一定要擺脫體制的束縛,改變自上而下的做事邏輯。或從銀行體系獨立出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否則按照現有流程,即使創新也是微不足道的創新。
 
  與傳統金融機構是融合還是對立
 
  互聯網對傳統行業顛覆能力是毋容置疑的,淘寶顛覆了人們購物的習慣,讓很多商場成了展示廳。微信顛覆了人們溝通的方式,讓三大運營商的短信收入劇減。而互聯網如今滲透到了金融領域,如果銀行當前不改變、一味的制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只能是被顛覆。
 
  同時,銀行不必因為互聯網企業殺入金融圈而感到驚慌,一方面當前互聯網對于金融行業而言當然僅僅是一個渠道,對金融行業而言僅僅是傳統渠道的補缺而已,尚且沒有對其構成較大的威脅。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相對于傳統金融機構對金融管理的經驗相對薄弱,需要在傳統金融行業的指引下實現健康發展。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傳統的金融公司、互聯網企業甚至新的創業者,都在積極探索、努力轉型,在競爭與合作中為用戶創造價值,讓我們共同期待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吧。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