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互聯網手機,敵不過是寂寞

互聯網手機,敵不過是寂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09 14:56  瀏覽次數:18
  聯想年度旗艦手機VIBE Z要上市銷售了。在此之前,它效仿小米的F碼做了個Z碼活動,曝光率很高,傳播范圍廣泛。雖然官方沒公布細節,但我猜想,“想哥”這次花了不少錢。

如果說只為了圖熱鬧,爭露臉,促銷量,這次活動很成功。然而,若是想以此開辟出屬于聯想自己的,以粉絲為支點的互聯網手機之路,八字還沒一撇
 
  為什么?真正洞悉粉絲經濟的品牌,生意是在產品出售之后才開始的。而傳統手機品牌在向消費者售出手機后,生意就結束了。
 
  從VIBE Z整個營銷活動來看,這款手機的銷售依舊是“一錘子買賣”——當消費者買到手機的那一刻起,參與感嘎然而止。后面還會有些什么?好像沒什么了。
 
  它確實是次漂亮的營銷,卻不是粉絲派隊。這對于想招攬更多“樂粉”的聯想手機而言,就沒有真正“實惠”又“持久”的互聯網支撐力。
 
  其實,VIBE Z的案例并不是唯一。去年以來,類似的事件在手機圈中不停上演。許多品牌只看到了互聯網手機絢爛的營銷,并認為是這些基于互聯網的新營銷模式,使得小米、魅族等品牌在沒花什么錢的情況下,獲得了大量死忠的粉絲。
 
  于是,他們開始依葫蘆畫瓢,想借鑒這些營銷手法。最后的結果是——熱熱鬧鬧的營銷確實對銷售有幫助,但參與活動或購買手機的人并沒有“沉淀”下來,成為品牌的忠實追隨者。從活動開始到結束,來來去去都像是自己在high而已。
 
  明明只是獨角戲,又想營造出high的效果,怎么辦?做預算、砸錢成了必經之路——找個微博超級大號發一張真機諜照或拆機圖,15萬不算天價……實際上又能有多少參與互動的人,真正對宣傳中的手機和品牌產生了“粘性”。
 
  什么都敵不過寂寞。嘗試用互聯網模式去做手機,若沒有粉絲基礎,起初確實需要用大量的金錢去填補“寂寞空虛冷”。然而,當這些費用撐起營銷活動,“粉絲”卻來得快去得快時,下次再上新品就得再花大價錢重來一次。周而復始,同一品牌不同的互聯網營銷活動一個接一個,彼此之間卻是割裂的,參與用戶沒有忠誠度,自然就成不了真粉絲。
 
  本人“挑戰小米的三個條件”中曾提到,“營銷”是小米成功背后的第三大因素,更重要的是“產品”和“服務”,兩者是“營銷”的基礎。
 
  當傳統品牌的目光只聚集在小米的“營銷”上時,確實能學到些快招。但他們有很長的產品線和配套的研發、生產模式,無法像小米一樣讓用戶參與產品設計、改良。機型太雜銷量太大,也沒精力把服務做到“銷售”、“售后”兩大傳統環節以外。他們和消費者的關系仍然是“賣手機”和“買手機”,營銷做得再漂亮,也不過是為成功售出產品增加了一些幾率而已。
 
  近來,金立投資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亮相。華為余承東也親自宣布,將把“榮耀”作為子品牌,進行電商式獨立運作。另據我所知,還有多家品牌在謀劃著相似的事。只注重營銷的“半吊子”互聯網手機好像有了推倒重來的跡象 .
 
  小船好掉頭,如果這些子品牌真的能和主品牌分隔開,或許成功幾率會大增。只怕觀念難轉變,到最后仍做著傳統手機的生意,只是穿著互聯網營銷和電商銷售的外衣而已。
 
  喝過一碗孟婆湯,走過奈何橋,重新出發就要徹徹底底。要不然,玩不轉互聯網,吸引不了真粉絲,天天靠砸錢,不還是老路數么。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